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化,朱家的牛车就出了宅邸,铃声叮铛的往西而去。
去西山的路上崎岖起伏,马车实在太颠簸,还是牛车和缓安稳。
朱家两头大青年驾驭的华车之中,坐着朱寅和宁清尘、小黑。
车顶上站着猎隼飞虎。
前后还有十几骑,有兰察、红缨等护卫,一个个鲜衣怒马、精神抖擞,弓刀各在腰。
车中除了茱萸枝,竹篮里还有黄纸包的菊花酒,还有刚出笼的重阳糕,蒸腾的热气在晨雾里凝成白霜。
宁清尘一双穿着一身崭新的齐胸襦裙,外面罩着红色褙子,腰挂绣着五毒纹的茱萸囊,身上的连琐随着牛车叮铛作响,悦耳动听。
她手中拿着一块重阳糕,咬一口笑几声。
朱寅道袍落落,头戴一顶道冠,脚穿一双芒鞋。他看着街道阴影里的清霜,神色却全无霜色。
今日秋光潋滟,天气明爽。加上是重阳佳节,很多京中贵人都出行去城外过节。
有的去南海子,有的去西山,有的去城东运河,有的去城北玉泉山。
但去西山还是最多的。朱寅等人出了阜成门,但见车马簇簇、华盖云集,都是踏霜去西山过重阳节。
这些去西山的京中富贵人家,乘坐的大多是行轿,也就是轿夫抬的人力轿子。
坐马车、牛车的已经不多,骑马的就是更少了。
就好像,不被人抬就不会行路了。
朱寅甚至还看到几个认识的武将,也坐着轿子去西山。
好在朱寅低调,没人知道大名鼎鼎的雅虎先生居然不乘轿子,坐着牛车上山。
以往今日,宫中帝后也该登上万岁山(景山)过节。可是朱寅知道,大胖子拜金帝是不能登山望远的。
站在阜成门外的石桥上,但见清晨的漫漫秋色之中,西边天际起伏的山影像一头褪了青毛的老骆驼。
众人沿着青石古道西行,过八里庄时,道上已挤满了车马。
官宦人家的油壁车帘子半卷,露出女眷鬓边的菊花。贩夫走卒挑着插满茱萸枝的担子叫卖。
官道两边的贩夫走卒和货郎,络绎不绝。
朱家青牛踩着秋霜未化的满地栌叶,牛蹄子笃笃的往前走。
只听路边挑着米酒担子的小贩说道:
“前日潭柘寺的师父说,今年西山红叶比往年早红了半月,霜气来得急...”
有个卖菊花、桂花的婆子说道:
“那么说,今冬比去年还要冷了?听说村社里的神鸦,今年特别多啊。”
又有个挑着重阳糕的汉子说道:
“谁知道呢。今年正月十五月亮发红。正月十五月发红,朝中必定出奸雄。听说,上天要示警,要有大灾啊。”
朱寅闻言,不禁一笑。
朝阳爬过卢师山时,众人终于到了西山脚。
仰头望去,但见香炉峰裹在璀璨云霞里,半山腰的碧云寺飞檐挑破了一片枫林。
“咚咚”
苍音龙钟般的晨钟声,惊起一群寒鸦,扑棱棱飞起,掠过铺满黄栌叶的山涧。
几只神鸦羽毛悠悠落下,顿时引起几个游客的争夺。
“这是我的羽毛!”
“球!明明是我的羽毛!”
行至半山亭处,几个身穿道袍的致仕老翁正围坐石桌斗茶。紫砂壶里翻腾的却是菊花瓣,混着枸杞、陈皮,茶香裹着药香。
悠闲的像是神仙。
晨雾未散,山径石阶上已覆满火红的枫叶,也落满了那座坍了角的辽代小庙。
山腰处几株老柿树,灯笼似的果子坠在枯枝间,倒比红叶更灼人眼。
此处景色极佳,附近不少人都在歇脚。
傍边几个闲人正在争论。其中一人道:“要说西山红叶之冠,当属樱桃沟的鸡爪槭!”
另一人赶紧摇头:“不然!以我看,卧佛寺后那株百年黄栌才是真绝!”
忽然不知哪一家的奴婢,指着石阶惊呼:
“夫人快看!这石缝里的红叶,倒像是把胭脂揉进了青玉板呢,可惜丹青画它不得。”
而那软轿中的贵妇人,似乎远没有自己的奴婢风雅,声音在轿中不耐烦的说道:
“小蹄子聒噪!少说这些有的没的!快去将几把铜子,买它几块重阳糕来!老身饿的很了!”
忽然不知道哪家贵人的奴仆说道:
“听闻雅虎先生今日,也来了西山过重,不知道雅虎先生在哪辆轿中,真想一睹风采啊。”
立刻有人呵斥道:“雅虎先生是天大的贵人,也是你轻易可见的么?惊扰了贵人,仔细你的皮!”
又有人道:“听马师婆说,稚虎先生的府上,还出了一位小神仙哩,乖乖了不得,说是什么小医仙,四百多年前在北海修道...”
“真的么?这么邪乎?”
“千真万确!我也听说了。说是药师菩萨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