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龄,乃是秦松。
    “哦?”朱寅大感意外,他以为这些古松是梁朝的,谁知是秦朝的,那就更加古老了啊。
    当然,用肉眼观察,也无法看出古松的具体树龄。
    “先生缘何知道的如此详细?”
    朱寅刚问出这句话就哑然失笑。这才想起,徐渭还是一个方志大家。
    徐渭对各地县志的了解,大明无人能及。此人之博闻强记,实属异数。
    果然,徐渭笑道:“山川地理,皆有故事。此处山清水秀,藏风聚气,焉能方志无传?”
    “先有秣陵,后有建业。但秣陵之前,更有金陵。”
    “始皇帝路过金陵,曾经驻跸此处。当时正修建秦驰道,规定每隔三丈就要种松树,是为秦松。世人皆知,始皇爱松。”
    “这九株古松,你以为是梁武帝送你,却不知是始皇送你啊。”徐渭话中有话的说道。
    “原来这九株古松,还是始皇帝送我。”朱寅笑道,“那可是一千八百年的秦松了。”
    “寅刚好有一架古琴,名曰虎吟,出自唐代斫琴大师雷威之手,用的料子就是秦松。
    徐渭道:“如此说来,雅虎就是和秦松有缘了。那么这处草庐,就叫秦茆如何?”
    “秦峁?”朱寅闻言,不禁心生佩服,“先生大才,莫若秦峁之妙也。”
    若是换个人取名,多半是什么秦松庐、松风草堂、松雪庵之类的名字,平平无奇。
    可是秦峁二字,实在是古意天成,而又寓意幽邃啊。
    朱寅笑道:“先生好人做到底,既然赐名秦峁,还请先生墨宝,为秦峁题名啊。”
    说了半天,这才是他的目的。
    想要徐渭题字。
    徐渭性子豁达,毫不作态,直接说道:“笔墨伺候!”
    很快,笔墨纸砚就摆了上来。湖州的中书君,徽州的玄香太守,宣州的楮先生,端州的即墨侯。
    四宝都是最好的。
    朱寅亲自为徐渭研墨,徐渭抓起中书君,笔势如刀,古意森寒的写下两个狂草大字:秦峁。
    但见气势蓬勃,苍劲奇崛,肆意狷狂,豪迈清逸,造化天然。
    只有两个字,却仿佛山奔海立,风起云涌。
    朱寅的书道已经小成,对书法当然有鉴赏能力,本来也比较自信。
    可是此时看到徐渭的草书,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竟有毛骨悚然之感。
    好!
    好好!
    好好好!
    不愧是青藤先生的真迹啊。徐渭的草书,被誉为“明之草书,以其为始。”
    就这一副真迹,拿到后世拍卖,不知道能拍出多少钱。
    写完两个大字,徐渭又写下青藤老人等一行字的落款小字。
    唐蓉和庄姝对书法也有一些眼力,看到徐渭的字,都有种叹为观止,不知所言之感。
    朱寅笑道:“先生先有三分酒意,后有三分茶意,何不笔走龙蛇,不吝妙笔呢?”
    竟然趁机再求墨宝,贪得无厌起来。
    “哈哈哈!”徐渭大笑,很喜欢朱寅的直爽,说道:“也罢,那我就送你一首诗,《侠客》。”
    说完笔走龙蛇的写道:
    结客少年场,意气何扬扬。
    燕尾茨菰箭,柳叶梨花枪。
    为吊侯生墓,骑驴入大梁。
    朱寅看到这一首《侠客》,不禁心生千古豪迈,悲歌慷慨之情。
    诗好,字更好。
    他知道徐渭这首诗。徐渭送他《侠客》,当然是认为自己有侠客之心,侠客之胆,侠客之义。
    “谢先生!”朱寅拱手道,“寅必不负侠客二字。”
    徐渭笑道:“稚虎,我已经送你两幅字,你可有送我啊?”
    朱寅汗颜道:“我岂敢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我的诗,我的字,实在不敢在先生面前献丑啊。”
    徐渭不依道:“雅虎既是神童,又何必妄自菲薄?只管写来便是。’
    朱寅无奈,暗道此人行事果然不拘常法。
    他只能硬着头皮拿起中书君,沉吟一下说道:
    “那我就献丑了,就送先生一首新诗吧。”
    当下拿出吃奶的架势,全神贯注的写道:
    稽山镜水出鸿儒,
    江东才气寂然枯。
    千年大月凝辉化,
    偏何沧海遗珠。
    写完之后,朱寅忐忑不安的看着徐渭,如同小学生仰视师长检查作业。
    之前的普信,化为乌有。
    徐渭凝目一看,神色认真,居然露出赞赏之意。
    “雅虎,你的书道,已经登堂入室了,我十岁之时,不比你强。”
    “你这首诗虽然浅白无奇,可你毕竟年幼,写出此诗也属难得,尤其是诗中诚意,我已具之。”
    “稚虎握瑾怀瑜,你的字和诗,当得起神童二字。”
    朱寅的诗他是喜欢的,喜欢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