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寅写了一首诗,立刻就被请进公馆。接下来,就是新娘出阁,双方相见。
公馆内室闺房中,檀香混着螺子黛的气息,氤氲满室。
秦良玉亲手将金箔剪成的合欢花撒进。一对待女手持罗帕,代替宁采薇唱《哭嫁歌》。
没错,宁采薇自己哭不出来,只能让别人代哭了。
两个侍女一开始只是代替哭嫁,假模假样的没有泪水。然而哭着哭着,就把自己代入进去,居然假戏真做,真的哭了起来,稀里哗啦的。
宁采薇见两人哭的这么凄楚,心中有些过意不起,赶紧安慰道:
“两位姐妹哭的太好了,当真难为你们啦,我加钱……………
两个女子本自伤感的哭的真切,忽地听到“加钱”二字,忍不住扑哧一声,竟是不约而同的一起失笑。
宁采薇见到这两个土家女子忽然笑场,梨花带雨的脸蛋突变破涕而笑,不禁神色一滞,“加钱”两字硬生生的打住。
你们是搞笑的吧?这么经不起夸?
钱不加了!
秦良玉俏脸一板,训斥道:“你们笑什么?!这是哭嫁!”
两个土家少女“唉呀”一声,打了自己一下,就赶紧继续哭起来。
可是这一次,她们再也找不到之前的感觉,无论如何也无法流泪了,只能捂着脸干嚎。
“算了。”秦良玉摇摇螓首,“就这样吧,能听到哭声就成,横竖就是个礼。雅虎已经到了,耽误不得啦。”
很快,侍女就献上纨扇和红绸带。
宁采薇身着蹙金绣云霞翟纹大衫,头戴凤冠,手持一面纨扇,遮住自己的脸,打扮的雍容华贵,典雅大方。
她一手举着纨扇遮脸,一手牵着一条红绸带,在秦良玉的牵引下,被簇拥着从内室出来。
此时,朱寅已经带着相、喜娘,在运来的陪同下,来到了仪门前。
到了仪门,他就不能再进了,他只能站在门外,等着新人出阁降阶。
他虽然不能再进,可是喜娘却可以继续进入。
“新娘子出阁咯!”很快喜娘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同时有点夸张的哭嫁声也传了出来。
随即,仪门外的乐班子立刻换了《凤求凰》。礼乐声中,秦良玉终于牵着纨扇遮面的宁采薇,从仪门翩翩而出。
身后一个喜娘,手中捧着一个流苏红盖头。
朱寅看到十多天没有见面的宁采薇,虽然见不到她的脸,心中也有点激动。
傧相唱道:“请新人行??三揖三让礼!”
朱寅上前一步,左手抱右拳,鞠躬的同时两手当胸平推出去,口中朗声说道:
“晚生朱寅见过娘子,娘子请了。”
宁采薇退后一步,左手执扇挡住脸庞,右手抱住左手,放在胸前微微屈膝下蹲,口中道:
“妾身宁氏见过郎君,郎君请了。”
所谓左阳右阴。男子作揖左手在外,女子作揖右手在外。
因为这是新娘家,新娘是主,新郎是客。所以新娘要主动后退,以示礼让。概华夏之礼一字而括之,便是一个让字。
朱寅上前一步,再次依法作揖。
宁采薇又后退一步,再次依法还礼。
然后,朱寅再上前一步行礼。这三步一进,刚好进入了仪门。
而宁采薇第三次退后一步,还礼的同时也退回到仪门之内。
实际上宁采薇虽然事先排练过,可此时还是差点笑场。
这便是三揖三让礼,乃是新郎新娘的初见大礼。但实际上此时新娘以扇遮面,她只能透过纨扇朦朦胧胧的看到新郎,而新郎也看不到新娘的脸。
“好!”周围的人群见到两人行了三揖三让礼,一起进入仪门,都是高声喝彩。
三揖三让乃是周礼,一直流传到宋代,元朝断绝。明室开国,恢复周礼汉制,三揖三让礼也恢复了。不过平时已经大大简化,只在婚礼、典礼等场合,仍然如周礼。
进入仪门之后,秦良玉对朱寅说道:
“朱家郎君,我家采薇就交予你了,既结同心,夫妻一体,望君日后善待如初,珍视如故。”
朱寅行礼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今娶佳人,永不相负。
“善哉!”秦良玉点头,“望君永不相负。”
傧相高声唱道:“凤凰于飞,其羽。共挽鹿车,丹心如故。之死靡它,丝萝乔木。”
“请新娘辞别亲长,上轿起行!”
迎亲的人一起喊道:“上轿起行??!”
宁采薇对秦良玉盈盈一拜,语气有点伤感的说道:“姐姐,妹妹去了。还请姐姐善自珍重!”
秦良玉也有点伤感,拉着宁采薇的手:“妹妹且去吧,善自珍重。从今往后,石柱宣抚司就是你的娘家。”
喜娘立刻上前,将大红盖头戴在宁采薇头上,喊道:“请背新娘上轿!”
随即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