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吗?你是不是明知此事,才故意购买麦家的宅子?仔细着回话!”
宗钦虽然说的很严厉,可心中却抱歉的很。对皇帝的做法也腹诽不已。
什么?朱寅脸都绿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派人来传达口谕,居然无中生有!
这个朱翊钧,想钱想疯了!
“臣回皇上话。”朱寅神色不变的说道,“此事臣闻所未闻,也不知道是何人对皇上言及,其实并无此事。”
宗钦道:“爷爷说,若是你不知道此事,那也不会怪罪于你。但掌管内承运库的御马监,可能会请旨来你府中搜寻一番。国家自有法度,事关贪墨内帑,既然有人提起此事,就不能不查一查。”
饶是朱寅心性过人,养气的工夫很有火候,此时也差点脱口骂出来。
威胁!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不承认府中有麦福埋下的赃款,御马监的人就要来府中寻找!
这特么的是寻找吗?这特么的是国家法度?
拜金帝的意思很明确,别人今天告诉我,你府中有当年麦太监埋下的金子。你说没听过,那不要紧。可掌管内库的御马监,可能会派人来找找,你不会不配合吧?
不配合,就是心虚。
可是朱寅能配合么?怎么配合?能让御马监的人进入自己的家,寻找子虚乌有的麦福藏金?
这和抄家有啥不同?只是名义不同罢了。
问题是,朱家真有不少金子啊。这搜出来的金子,是不是就是麦福藏金?
真是以律法之名,行勒索之事!而且很具有迷惑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真有“麦福藏金”。
可是拜金帝带头收受贿赂,变着法子抄家,贪墨国库,再勒索民财不是很正常?历史上他又不是没干过!
拜金帝一定是看到了自己请假结婚的奏请,想起了自己的未婚妻子是巨贾之女,自己即将娶座金山,这才动了歪心思。
其心如贼!
拜金帝真是要钱不要脸。
他如果真要脸,还会派太监四出捞钱,留下两千万两的内帑,却老赖一般至死拖欠军饷不给?
这哪里是堂堂天子!
宗钦说到这里,不禁给朱寅递了个眼色。意思是,让朱寅承认听过这个传闻。
听过这个传闻,自己“找出来”上交,几千两黄金勉强就能对付过去。
可要是不承认,皇帝就能以“传闻”的麦福藏金为名,同意御马监的人来朱府搜寻子虚乌有的“麦福藏金”。
御马监的太监一进来,事情就闹大了。皇帝也不怕议论,毕竟外面谁敢说,一定没有“麦福藏金”?
朱寅短暂的愤怒之后,顿时冷静下来。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臣忽然想起来了,似乎的确有这个传闻,但臣从未查证此事。且容臣亲自搜寻一番,之后再如实上奏。”
这其实就是认栽的意思,忍痛出血拿几千两金子,给宫里交差,充当子虚乌有的“麦福藏金”。
宗钦也松了口气,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少司马好好搜寻一番,再上一道密揭,此事也就了啦。毕竟不是什么大事。”
朱寅强颜笑道:“好,好。”
心道,原以为自己连中三元,当了大官,就不怕被人谋财了。谁知错的离谱。
谁知宗钦的话还没有说完,继续道:
“这是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爷爷听锦衣卫说,你精通海番之事,熟知番语?从海外归国的?”
这早就不是秘密了,所以朱寅老实回答:“的确从海外归国,对番事番语只是略懂,不敢说精通熟知。”
宗钦道:“大司马推荐的沈惟敬,不久前已经去和倭人谈判。可有海商说,洋夷有意和日本结盟,支援日本王图谋大明,此事你可听闻?”
朱寅摇头道:“臣不曾听闻。”
他听到这里,心中忽然升起不好的念头。
果然,宗钦继续说道:“大司马密奏爷爷,说中日虽仍有议和机会,可万万不能让洋夷搅合其中,更不能让日本和洋夷勾结联盟。这是合纵连横的大计。”
“可是沈惟敬并非朝廷重臣,虽然此人熟知日本,却不知洋务,难以承担重任。你准备准备,若是洋夷真派使臣去日本结盟,朝廷可能会派你为钦差大臣,代表大明出使日本,和那日本王谈判,就算议和不成,也不能让洋、
日结盟。”
“爷爷还说,打仗和议和,两边都要准备。若是能达成议和,让日本退兵回国,可封爵位。
朱寅顿时一头黑线。
派小爷出使日本?小爷想当抗倭经略使,你否了对小爷的推荐。
然后居然以小爷懂洋人,打算派小爷出使日本议和!
你特么的!
作为大明正式派遣的国使,去日本当然没有多大风险,秀吉倒也不会贸然斩杀、扣留使臣,人身安全不必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