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你们新来的知县老爷,也护不住你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姐弟二人邂逅重逢,灯下聊了很久,直到亥时才各自歇息。
    第二天凌晨,还没有亮。朱寅就请岑秀冰上船,一起游览江景。岑秀冰欣然同意。
    众人遂上了几条江船,顺流而下。
    江岸上,江风吹动的禹王...
    蓟州城外,辽东方向,风沙滚滚,尘土飞扬。副将策马疾驰,身后数骑紧随其后,皆是张怀远亲信,肩负着极为隐秘的使命。他们穿越山岭,绕过朝廷关卡,直奔辽东三卫残部藏身之地。
    辽东三卫自听雪楼之战后,元气大伤,赵烈战死,残部四散,或隐于山林,或藏于边陲小城,惶惶不可终日。而今听闻张怀远遣人前来,残部首领李元山亲自出迎,将副将一行迎入山中密营。
    营帐之内,李元山神色凝重,望着副将递来的密信,眉头紧锁。他缓缓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几行字,神色由疑虑转为震惊,再转为沉思。
    “张将军之意,是愿与我等再度联手,共抗朝廷?”李元山低声问道。
    副将点头:“正是。张将军言,朝廷已生疑心,欲夺其兵权,若辽东三卫愿与蓟州军再度结盟,便可共拒朝廷,保全各自势力。”
    李元山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张将军果然非同凡人,竟能在朝廷与听雪楼之间周旋至今。只是……我辽东三卫已无昔日之威,若再与朝廷为敌,恐怕……”
    副将目光坚定:“李将军,张将军之意,非是与朝廷公然决裂,而是以退为进,让朝廷知难而退。若能联手,朝廷必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便是逼我等联合,届时局势将更为复杂。”
    李元山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我便信张将军一回。请代我向张将军致意,辽东三卫虽已残破,但若他愿与我等共进退,我李元山必不负此信。”
    副将抱拳一礼:“多谢李将军信任。此战之后,张将军自有安排,届时朝廷若真有动作,我军亦可从容应对。”
    夜色深沉,辽东山林间,篝火点点,火光映照着李元山的面庞,他望着远方蓟州方向,喃喃道:“张怀远……你究竟想做什么?”
    与此同时,蓟州城内,张怀远书房。
    烛火摇曳,张怀远独坐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尚未送出的密信,神情沉静。他缓缓提笔,在信纸上写下几行字:
    “朝廷已命我入京述职,此行凶险,然我意已决。若我入京,必以智取胜,若我未归,蓟州军务交由副将暂理,一切按原计划行事。”
    他将信纸封好,放入木匣之中,交给亲信:“此信,待我入京后三日未归,便交予副将。”
    亲信神色凝重:“将军,此行……真要亲自前往?”
    张怀远微微一笑:“若我不去,便是抗旨,若我去,便是入局。真正的棋手,从不怕入局,只怕无棋可下。”
    亲信低头:“属下明白了。”
    张怀远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蓟州城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一去,便是踏入朝廷的棋局,而他,必须成为真正的掌控者。
    次日清晨,蓟州城外,马蹄声声,尘土飞扬。张怀远身披玄色披风,骑马而出,身后数骑随行,皆是朝廷使者。他们奉旨前来,护送张怀远入京。
    副将率众送至城门,神色复杂:“将军,一路小心。”
    张怀远回头,微微一笑:“放心,我自有分寸。”
    马蹄声中,张怀远一行缓缓离去,蓟州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仿佛将一段过往彻底掩埋。
    京城,御书房。
    皇帝端坐案前,目光深沉,张辅立于一旁,神色凝重。
    “张怀远已启程入京。”张辅低声禀报。
    皇帝缓缓点头:“他果然来了。”
    张辅低声道:“陛下,此人手段狠辣,心思深沉,若不趁此机会将其控制,恐日后难以收拾。”
    皇帝沉默片刻,缓缓道:“朕知你之意,然张怀远乃大明良将,若处置不当,恐寒了将士之心。”
    张辅沉声道:“陛下,良将亦需忠心,若其心存异志,便是祸根。”
    皇帝目光微动,缓缓道:“朕自有主张。你且退下。”
    张辅躬身退下,御书房内只剩皇帝一人,他望着窗外夜色,低声自语:“张怀远……你究竟是忠臣,还是权臣?”
    三日后,张怀远抵达京城。
    皇宫门前,百官列队,皆知张怀远此番入京,非比寻常。他身披玄色披风,步伐沉稳,走入宫门,仿佛走入一场无形的棋局。
    御书房内,皇帝端坐,张怀远躬身行礼:“臣张怀远,参见陛下。”
    皇帝缓缓抬眼,目光深沉:“张将军,此番入京,可曾带兵?”
    张怀远淡然一笑:“臣只带亲卫数人,其余皆未动,以示忠诚。”
    皇帝微微颔首:“好,朕信你。”
    张辅立于一旁,目光微动,低声道:“陛下,张将军此番入京,是否需暂解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