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伯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咳咳…”戚继光忽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义父…”朱寅赶紧知机的踮起脚,伸着小胳膊,拍着戚继光的背。
    戚继光听到第二声‘义父’,咳的更厉害了。
    朱寅不禁一脸幽怨。不同意就不同意呗,你别咳啊。
    好像我逼你。
    戚继光虽然咳嗽,可脸上却露出笑容,他摆摆手,喘息着说道:
    “朱寅,你真要认老夫为父?你可想好了,老夫是革职戴罪之身,不再是什么总督总兵了。”
    “而且,天子和朝臣,都认为老夫是江陵相公余党。”
    “你认老夫为父,非但无法沾光,恐怕还要受到连累。”
    “你,可想好了?”
    戚继光边说,边打量朱寅的神态。
    谁知这小人儿没有丝毫失望犹疑之色,竟是从容不迫的铿然说道:
    “寅在辽东,既闻义父大名,心实向往之。恨不早生二十年,投身麾下,披坚执锐,为帐前一卒。”
    “初,南倭北鞑为祸天下,文武束手君父忧心,无人制其侵凌,忍看黎民喋血。”
    “而义父以?帅之才,名将之姿,弱冠之年,精忠之诚,铸百战之雄师,练铁血之强兵,南征北战,殄灭群丑,犁庭扫穴,剪除凶顽。”
    “倭寇丧胆于东溟,海波即平;鞑虏请罪于边墙,狼烟遂灭。”
    “戎马倥偬,霜月荏苒,山河如新,英雄倦眼,至今已垂四十年矣!”
    “立大丈夫生平之令名,建大英雄千古之功业,真乃大明柱石,国家干城,华夏名将,社稷之福!”
    “今日既失爱于天子,获罪于朝臣,他日必彪炳于青史,流芳于百世。又何憾哉?”
    “史笔如掾,太史当曰:大明文有张太师,武有戚少保。而社稷赖以保全也。”
    “寅今日既拜少保为父,岂是趋利避害、投机取巧之徒?”
    “只愿聆听大教,感沐德风,承欢膝下,尽孝心头,全以忠义之名而已也。”
    朱寅清声稚气,可这一番话,怎么也不像出自九岁稚童之口。
    而且说的十分诚恳。
    戚继光忽然纵声大笑。
    “俺问你话,你居然做了一篇赋!”
    “哈哈哈!”
    “皇帝不知我,天下不知我,妻子不知我。可谁知今日,还有螟蛉之子,知我戚继光!”
    他豪气干云,只觉心中块垒一扫而空。
    数年来的郁郁之气,荡然无存。
    “儿啊,你年纪虽小,却是老夫忘年知音啊。”戚继光神采飞扬,再无丝毫消沉之气。
    “你说的对。吾问心无愧,可对日月,可对天下。男儿功业,吾自问已经做到了,不负大丈夫之志。死而无憾。”
    “既然如此,后世史书,灿灿其言,知我罪我,盖棺定论,必知我心。”
    “没有谁,比千秋史书更加公道啊。”
    “那么,俺又何必耿耿于怀呢?何不淡泊宁静,归去归去!”
    他轻轻拍拍朱寅稚嫩的肩膀,唯恐伤到了他。飒然说道:
    “常言道,白发如新,倾盖如故。你我今日初次相见,就有父子之缘,岂非天意?”
    “孩子,你这一番话,可算是度俺于苦海,让俺心境圆满了。俺愿意收你为义子,咱们今后就是父子的情分了。”
    他自己也觉得有点荒谬。这孩子认识不到一天,这就成自己义子了?
    是不是哪里不对?
    戚继光欢喜之下,不由搔搔自己花白的脑袋,抬头看看青山残阳。
    嗯,不像是梦境啊。
    朱寅心中着实欢喜,赶紧大礼参拜道:“孩儿拜见义父!”
    他欢喜的不仅是认了戚继光做义父,还因为解开了戚继光的心结。
    解开了心结,调理了心理问题,身体上的病也更好治了。
    戚继光这次没有阻止他,而是坦然受了他的大礼。
    但戚继光也犯了愁。
    见面礼呢?
    收了义子,怎么能不给礼物?
    钱是没了,想朱寅也不缺。
    家里能卖的东西,也都卖了,可谓一贫如洗。那么多屋子,都是些家具。
    也就是一些兵器和书籍还在。
    可这些东西,都不适合送给一个孩子当见面礼。
    想到这里,戚继光道:“寅儿不满九岁,还没有表字吧?”
    朱寅一头黑线。
    你老还问?我这么小,哪里会取表字?
    因回答道:“回义父话,孩儿虚岁九龄,并未取字。”
    却听戚继光道:“虽说这个年纪鲜有取字,但吾儿聪明早慧,人小…神大,倒是可以提前取字。”
    “为父就为你取个表字,权当见面之礼。如何?”
    戚继光想通之后豁然开朗,心境竟然更上一层楼。
    比如说:脸皮厚了,行事更加不拘形迹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