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静鞭一响,不可喧哗。
几乎同时,东边文渊阁方向,四位阁老和几个司礼监大?,个个冠带辉煌,联袂来到武英殿。
内阁和司礼监大佬们从队伍边走过,昂然直入丹墀之下,然后阁臣在左,内相在右,肃然而立。
然后,一起看向三大殿的方向。
随着三声静鞭炸响,一辆象辂缓缓自谨身殿方向迤逦而来,十八名锦衣卫力士、十八名内待打着仪仗,前后簇拥。
行走在象辂两边的,居然是乾清宫的御前管事太监,高?!
群臣的眼睛刷的一起看去,目中都满是好奇。
这象辂中乘坐的人,到底是皇长子还是皇三子?按礼制皇子乘象辂,两位皇子应该各自乘象辂前来。
可是听闻陛下薄待皇长子,诸般用度、礼仪皆不齐备,以至于皇长子没有象辂仪仗,甚至连步辇都没有。
那么这象辂,肯定是皇三子朱常洵所有。
群臣正猜测之间,前导宦官高声唱道:
“皇三子殿下到!百官退避道左??礼迎!”
群臣面面相觑,随即立刻大跨步退避道左,青石御道两边上顿时响起细密的环佩叮当声。
内阁大臣和司礼监内相们都是神色漠然。一起看向越来越近的象辂仪仗。
祥和的乐声之中,象辂缓缓停下。两个内待一起趋近上前,掀开流苏帘子,弯腰说道:“小爷,到了。”
高?笑呵呵的上前,伸出手去,“小爷慢点,到武英殿了。大臣们都等着呢。”
小爷?!群臣听到这声称呼,大多数人都是眉头一皱,甚至面带怒容。
试探!这是皇帝和郑氏故意如此,试探朝臣的底线,耍弄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为皇三子营造舆论!
小爷,那是宫中对太子的俗称。虽然典律没有规定小爷称太子,可宫里两百多年的习惯,小爷就是太子才有的俗称。
其他皇子不能用,一般只能称为殿下,或者幼海。
就是暗中勉强答应皇帝,不排斥立皇三子为储君的首辅王锡爵,此时也有点恼火。
陛下糊涂啊,让自己难做。自己不出言纠正,显然不行。可要是出面纠正,陛下一定会认为自己站队皇长子。失去陛下信任,他想做的事情就难做了。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朱寅这个皇长子老师,却见朱寅已经一脸怒容。朱寅是皇长子的老师,就是皇长子的尊长,他是最应该出面的。
沈一贯更是给了朱寅一个鼓励的眼风。
此时此刻,只见一个带着六合一统帽,身穿曳撒的男童,有点猴急的下了象辂。
正是当今陛下的爱子,皇三子,朱常洵!
朱常洵也算聪明伶俐,可他一出生就受到皇帝的宠溺,在宫中娇贵无比,要星星不给月亮,早就被惯的失去了敬畏之心。
只见他下了辂车,小脸上就带着不耐烦和轻慢之色,目光还肆无忌惮的在群臣脸上扫来扫去,喊道:
“我舅舅呢?怎么没有看到我舅舅?”
他三个舅舅,郑国祥,郑国泰,郑国望,都因为指使他人弹劾朱寅之事,被下旨训斥,没有参加这次庆功宴。
高赔笑道:“小爷息怒,几位国舅老爷...”
正说到这里,只听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
“高公慎言!待生以为,小爷之称乃太子储君之尊称。而圣上春秋鼎盛,还没有立太子,何来小爷之说?“
“还请高公改口,并主动对陛下请罪!”
这越众而出的大臣还是一个少年,却气度清贵,而不群,正是清望已著的雅虎先生。
朱寅很清楚,就算自己不出头,也会有其他大臣出头,还不止一个两个,所以自己绝不会势单力孤。可是自己先出头,就能先声夺人的捞取最大声誉。
他也不怕得罪高这种狠毒小人。
沈一贯见到弟子领会了自己的眼神,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不禁心中暗赞一声。
田义也很是欣慰的看了朱寅一眼。雅虎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啊。
就是不待见朱寅的首辅大臣王锡爵,此时看朱寅也顺眼了不少。
“朱雅虎!”高?又惊又怒,“你要干什么!小爷向来就是小爷,你这是大不敬!”
其实,宫中为谄媚郑贵妃,叫朱常洵为小爷的人很多,早就见怪不怪,宫人们也不在意,反正没人追究,皇上也不怪罪。
所以,高?当众称呼朱常洵为小爷,固然是替主子试探群臣的态度,同时也是叫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大不敬的人是谁?是你!”朱寅上前一步,先对皇三子朱常洵拱手行礼道:
“臣兵部右侍郎、太子太保朱寅,参见三皇子殿下!”
‘三皇子殿下’这五个字,咬的格外重。
意思很明白,你只是皇三子,不是小爷!
朱常洵虽然只是七岁小儿,可他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