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练成精兵强将,就对的
起我,对得起大明。”
他刻意没有提对得起皇上和朝廷。
熊廷弼等人也没有觉得不对。虽说兵是朝廷的兵,饷是朝廷的饷,他们做的也是朝廷的官儿,可是若没有恩相的抬举,他们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吗?
还别说,历史上真有。但他们自己不知道啊。
朱寅继续道:“军饷、粮草、军器,你们统统不要担心,朝中我替你们尽力担待。兵部、户部我都会盯着,我一日在朝,你们的军饷粮草就不会拖欠克扣,军器也不会粗制滥造。”
“你们知道我的心,我也知道你们的心。”朱寅指指天上的一弯秋月,“如月之明耳!”
众人一起叉手行礼,神色感动的说道:“谢相公!我等必不教相公失望!”
大明说是百万大军,可这百万大军有多少欠饷、缺粮,军器质量劣不堪用?有多少阵亡将士的抚恤被克扣,停发?
朝廷每年消耗上千万白银的钱粮用来养兵,可是大半都被层层贪墨、漂没、克扣,进了无底洞。真正花在将士身上的只有小半!
为将者若是在朝中没有靠山,麾下将士都拖欠粮饷,这兵还怎么练?还能有多大战力?
幸好雅虎公在朝,他们有了大靠山,就不担心这些了。
朱寅摆摆手,叹息一声道:
“你们越是谢我,我就越是为朝廷感到惭愧。唉,让将士没有后顾之忧,本是朝廷的应尽职责,如今却要额外感谢,悲呼!”
朱寅不放过任何给皇帝和朝廷上眼药的机会:
“皇上数年不上朝,哪里又知晓将士疾苦啊。我上揭帖劝谏,皇上不但不听,还训斥我。君父如此不听忠言,为人臣子又能如何呢。”
“朝廷百官,营营争权夺利、孜孜党同伐异。军中之情弊,将士之冷暖,又岂在他们心中?”
“盛世隐忧,天下兴亡,生民福祉,朝野又有几人在意!”
朱寅语气苍凉,几有扼腕之痛。
可是其实,他并没有上揭帖(秘奏)触皇帝的霉头。
熊廷弼等人闻言,都是不禁为之动容,纷纷说道:
“恩相忧心国事,怜悯将士,实在令人感佩至极。我等愿附骥尾,为恩相分忧!”
“末将虽不才,愿唯相公之命是从!”
“恩相放心,愿死力!”
“恩相但有所命,某誓死相随!”
众人言语铿锵,神色坚定,不愧都是朱寅挑选出来的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热血男儿。
“好!”朱寅欣然说道,“有诸位?力同心,吾道不孤也!”
“若教国家有事,有诸位将军临危授命,社稷可安啊。”
说完叉手行礼。
众人也忙不迭的还礼,“不敢当恩相之礼!”
朱寅继续道:“心忧天下,公心自在。为将者心中先有华夏苍生、天下安危,方可为国家干城。惟愿诸位赴任之后,赏罚分明,公正无私,秋毫无犯,爱兵如子,才能练出铁血强兵,成就名将之功业。”
“善为之,善为之。”
众人齐道:“恩相所言,铭记在心。”
朱寅点头道:“希望将来,我还有机会和诸位一起牧马山河,开疆拓土,再建不世之功。”
众人心头振奋,“若有来日,敢不肝脑涂地!”
朱寅见到众人的态度,心中十分满意。
这群人的军职从参将到把总,最多的统兵八千,最少的统兵千余,虽然看起来不多,可是加起来已经有三万多兵马。
是海外八旗的近三倍!
而且这三万多兵马分布在京畿附近,几乎都是要害的分守区。
虽然京畿重地有三四十万大军,他们的兵只占了一成,却都是朱寅能影响的兵马,还大多是精锐战兵,关键时刻能起到大作用。
当然了,要是让他们直接跟自己起兵造反,那么起码现在,愿意响应自己的可能只有寥寥数人。
甚至一个没有!
能毫不犹豫的铁心跟自己举旗造反的,目前只有宁采薇、宁清尘、小黑,两人一犬而已。
就算是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时也只有八百家兵跟随,他统带多年的十万大军,一开始也不敢跟他造反。
可见,造反说起来痛快,真干起来可能会很尴尬,甚至发生社死惨案!
朱寅回到含章台,已经秋夜如水。
宁清尘躺在锦榻上,小脸有点呆滞。看着朱寅进来也不高兴。
“怎么了?又不高兴?”朱寅将食盒放在她面前,“庆功宴的菜品,带回来给你一份。”
宁清尘叹了口气,“小老虎,阿锦又冬眠了。唉,又要分别小半年,它才能苏醒啊。”
原来是这事?
朱寅听了不禁摇头。宁清尘说起来不是真正的孩子,可是很多时候,她又的确像是真正的孩子。
“阿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