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吴忧说道:“在我们面前,他总是戴着一张人皮面具。那张人脸剥的很完整,戴在他脸上乍一看还以为是他真容。我是他嫡传弟子,自是知道那是人皮面具,绝非他的真容。”
“服部春秋不仅仅和德川家康合作,还和岛津家合作,和九州岛大教堂的范礼安也有合作。在九州岛,他就是地头蛇,与很多大名、豪族有私交。”
“整个九州岛也只有四个上忍,他就是其中之一。其中一个女上忍,还是他的姘头。”
朱寅皱眉:“这么说,整个九州岛的忍者势力,他能占一半?”
吴忧点头:“不错。在九州岛,除了一些大名和豪族,就是他势力最大了。他还有走私商船,常年和大明走私豪商交易,和海盗、洋人都有勾结。他不仅是大忍者,也是一个海盗头子。我怀疑有些海盗背后之人就是他。”
“此人本就是海盗出身。但是当海盗之前,可能出身极其富贵,应该是那种年轻时钟鸣鼎食过的人。”
朱寅道:“这么说,要抓住他很难了?”
吴忧微叹一声,“很难。他的忍者村落修建在易守难攻的山谷,以山岩为天然围墙,缺口处用巨石垒砌,还设置了很多陷阱、毒刺、机关、弩箭。加上里面有几百人守卫,还有火枪、火炮、火雷,就算几千人也难以攻进去。
我们想都不用想。”
朱寅问道:“妹妹,你也是一个忍者,本事也算学了不少。就是不知道服部春秋的姓名,没见过他的长相,起码也听过他的声音吧?他的声音,有何特征?”
吴忧回答道:“听声音,年纪大概四五十岁吧。他大多数时候说倭语,只有专门教授门人汉话时,才会说汉话。他是南方口音,但具体哪一省却是不知。我对中原各地官话,本也了解不多。”
吴忧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的说道,“对了,他说汉话时,把吃饭说成?饭,砍柴说成斫柴,固执说成结筋...其他的,倒听不出特别。”
“江西话!”朱寅眼睛一眯,“此人可能是江西人!他的口味呢?喜欢吃什么菜?”
吴忧想了想,“他喜欢吃一种红红的,长长的小瓜,看着很好看,却比老姜还要辣得多,他用来佐饭。那是洋人传教士送给他的,叫番椒。我在南洋就见过。”
“那是辣椒!”朱寅笑道,“如今南方已经开始种植了,但还不多,还是当做花卉,很少有人吃。”
“我估计,服部春秋应该是江西人。江西人爱吃辣。”
“江西人?”吴忧神色一怔,“阿兄这么一说,小妹倒是想起来了,他有次和一个海商谈论中原瓷器,说江西瓷器用于天下,无与伦比,又说江西进士最多。如今想来,似乎对江西颇为自豪。”
朱寅又问:“你曾说,他来日本近三十年,究竟是多少年?”
吴忧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应该最少二十五年,但肯定不到三十年。”
朱寅一算,此人来日本的时期,大概是嘉靖末年。
嘉靖末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严嵩倒台,严世蕃被斩首抄家,子孙皆斩,女为奴。就连旁支、母族都被株连。
随即朱寅又想起《万历野获编》的一个关于严氏子孙的历史记载:
“世蕃伏诛,其子绍庭者潜遁海外,或云投...闽粤间有海寇称?严氏余孽”,疑即其人也。”
严绍庭?服部春秋,难道就是严嵩之孙、严世蕃之子,严绍庭?
如果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的话,是不是就对的上了?
朱寅后世看了很多古代杂书,又想起一本叫《南浦文集》的日本文集。
《南浦文集》记载了一些日本安土桃山时期(战国晚期)的历史,其中提到“明国罪臣后裔来投”的事件。
此事既然能记载在书中,那很可能这个“罪臣”,不是一般的罪臣。
近三十年前来到日本,少年时期钟鸣鼎食、江西人氏、仇恨大明、海盗...这么多线索再结合《万历野获篇》和《南浦文集》....
朱寅此时有七八成把握,推测服部春秋就是严绍庭!
当年严氏家大业大,子孙众多,他可能是唯一的漏网之鱼。
朱寅的气息不禁更加清冷了。
严家的下场的确很凄惨。可是严氏罪大恶极,被抄家灭族也是恶贯满盈、咎由自取。
专权二十年,让明朝政治彻底败坏,贪污几百万两金银,珍宝字画无数,还占有良田三十多万亩,产业遍布天下。
甚至勾结倭寇、海盗,养寇自重。侵吞军饷,导致边军哗变,间接酿成庚戌之变。修建的府邸类似皇宫,还蓄养大量死士。
严家父子专权之时,“圣旨出于严门”、“天下知有严嵩而不知有陛下”。可是严党掌握权柄又无公心,只为一己之私,闹得天怒人怨,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
简直就是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