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忠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2章忠奸?(第2/2页)
    必须有抚民之策、抚民之人。
    问题是,现在的汉人看不起任何其他民族。
    指望他们去安抚?
    做梦。
    他需要一个懂政治、会忽悠的人。
    想到忽悠,崇祯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名字。
    沈惟敬。
    只可惜他早已挂了。
    若他后人有他一半本事,也值一用。
    沈惟敬,史称明朝第一大忽悠。
    史书上记载,沈惟敬,貌寝,也就是长得磕碜。
    但当年倭寇攻朝鲜,李如松奉旨带兵支援朝鲜,可惜兵带少了,只能暂时议和。
    派谁去谈?
    沈惟敬。
    有人说是随便选的,纯属笑话。
    一个江浙商人之子,能被兵部尚书点将入幕?
    绝非偶然。
    当年朝鲜被丰臣秀吉打得奄奄一息,国王李昖都打算逃进大明避难。
    就在这时候,沈惟敬来了,
    他信誓旦旦的道:
    “吾代圣皇而来,用兵如神,不必担心,援军七十万,马上就到!”
    李昖一听,当场破涕为笑。
    七十万!天朝爸爸真厚道啊!
    于是,原本准备逃命的朝鲜王立刻下令反攻。
    当然,他连一兵一卒都没带。
    之所以要暂时议和,就是为了给调动大军拖延时间。
    忽悠住朝鲜王还没完。
    沈惟敬又压低声音神秘一笑,“我和丰臣秀吉是铁哥们,放心吧。”
    说完,真就只身一人潜入倭军大营。
    没人知道他对丰臣秀吉说了什么,只知道他出来时,小西行长亲自送行,礼数周到得像见到亲爹。
    从此,这忽悠大戏正式开演。
    丰臣秀吉待他如上宾,酒肉美女轮番招呼。
    而这位沈大师来者不拒。
    酒喝着、肉吃着、娘们睡着。
    丰臣秀吉提啥要求,他全答应。
    历史上著名的梦幻七条,就出自这时候。
    当时和他一起的大明礼部官员不懂倭语,全靠他翻译。
    于是,这位老兄导演了中日史上最离谱的双向误会。
    对丰臣秀吉说:“万历愿意让公主下嫁,永结同好。”
    转头对礼部官员说:“倭奴要称臣纳贡。”
    两边一听都高兴坏了,推杯换盏皆大欢喜。
    丰臣秀吉乐呵呵地送他出营,回去坐等迎娶公主。
    礼部官员回京复命,“倭奴要纳贡称臣。”
    万历也懒得计较,反正能拖一阵子就拖。
    这一拖,战线稳住,大军调度时间充裕。
    沈惟敬用忽悠硬是帮大明稳住了朝鲜战局。
    当然,他的忽悠并不只是国事谈判。
    他一边叫丰臣秀吉老哥,一边给他传授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大补丸的秘方。
    听名字就离谱的一匹。
    可再圆的谎,总有露馅的时候。
    当真相被揭穿时,不知道他是怎么忽悠的。
    反正丰臣秀吉气得要死,却仍没杀他,还以礼相送。
    结果他回国,就被万历以欺君之罪一刀咔嚓了。
    虽然他被咔嚓了,可故事还没全剧终。
    他挂了不久,他的老哥哥丰臣秀吉就下去陪他了。
    朝鲜史料说是被大补丸补死的,日本史料说是被气死的。
    不管哪种,死因都跟沈惟敬脱不了干系。
    至此才是彻底的全剧终。
    这人到底是忠?是奸?
    忠吧,他敢忽悠皇帝。
    奸吧,他一没割地二没赔款,反倒替大明争取到了调兵的时间。
    想到此崇祯轻叹一声。
    沈惟敬懂倭寇,却不懂大明。
    还好没有株连。
    沈家后人没出大忽悠,却个个商场老狐狸。
    据说到近代,还出了个骗光倭国亲王家产的商贾巨骗。
    崇祯放下手中奏折,转头吩咐王承恩:
    “让方正化派人去嘉兴平湖,找沈惟敬的后人带来见朕。”
    继承了忽悠天赋最好,没继承也无妨。
    商道昌,国才能富。
    八大晋商要灭,但大明的商业也不能断。
    要想天下财路再开,必得有商人、船队、海外贸易。
    想到这里崇祯抚摸下巴,这个时间点郑芝龙应该已经成气候了吧?
    郑芝龙之名知道的可能不多。
    但他的儿子却是大大有名。
    郑森,字明俨,号大木。
    1645年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赐他明朝国姓“朱”,改名“成功”。
    后世多称其郑成功或“国姓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