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李邦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14章李邦华(第1/2页)
    “提督二十一卫曹文诏,拜见陛下。”
    “爱卿平身!”
    崇祯甩了甩头,让自己从悲愤的心情中走出来。
    此刻曹文诏有些拘谨,他知道朝廷没钱,可他整顿二十一卫是真的需要钱。
    崇祯一语道破他的心思,“要钱?”
    曹文诏躬身,“是,臣需要二十万两。”
    崇祯眉头一挑,他为曹文诏准备了五十万两。
    “够吗?”
    “不够。”
    曹文诏抬头,“所以臣请准奏,抄查二十一卫内部所得银两,归臣统用。”
    崇祯笑了。
    二十一卫牵扯无数勋贵与权臣。
    真要抄一遍,五十万两起步。
    这老曹打的翻盘噼啪响。
    崇祯压价,“朕最多再给十万两。”
    “那抄家所得,臣要七成。”
    “不可能!最多再给你加五万。”
    “五成。”
    “不行。”
    “那陛下再给加五万?”
    “滚!”
    最终,四十万两成交。
    曹文诏退下时,嘴角微扬,心中暗喜。
    可他没看到的是,在他身后,崇祯也同样笑了。
    一个笑得憨厚,一个笑得疲惫。
    ……
    今日崇祯很忙。
    送走曹文诏,天津巡抚李邦华站在御书房门外。
    他想不通新帝何以召自己回京。
    李邦华,五十三岁,曾随朝廷风雨多年,正直、慎独,有一股不容玷污的骨气。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这位正直、忠贞的老臣自缢殉国。
    早年他与东林中人走得很近,属于东林一党。
    后来东林逐渐变味,他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为国尽忠。
    “臣,天津巡抚李邦华拜见陛下。”
    崇祯点头,“免礼,赐座。”
    李邦华刚坐,崇祯便开口了,没有试探,没有做作。
    “朕听闻,李卿生平有三愿?”
    李邦华躬身,“回陛下,臣确有三愿。”
    崇祯替他说了出来,“一愿位极人臣,二愿腰缠万贯,三愿青史留名。可对否?”
    李邦华肃然,没想到陛下连这个都知道。
    话音未落,崇祯已然提笔,“那朕现在就圆了你的前两愿。
    崔呈秀辞官,他兼得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职空出,朕命你继任。并赏白银一万两。”
    这一刻,李邦华只觉天旋地转。
    都察院左都御史,朝堂监察之首,属于位极人臣。
    一千枚铜钱为一贯,万贯则为一千万枚铜钱,刚好一万两白银,足以称腰缠万贯。
    崇祯没理李邦华的困惑与震惊,让王承恩把密奏递给他。
    王承恩翻看王承恩递上的册文,面色由震惊转为铁青。
    这是八大晋商与朝臣勾结的证据。
    李邦华跪地,声音颤抖而坚定,“陛下以赐臣二愿。
    为国肃清奸佞,臣纵死亦可青史留名,臣三愿已了。
    臣谢陛下隆恩,臣愿为大明、为陛下肝脑涂地以死相报。”
    崇祯看着他,语气淡然却铿锵:“朕今所托,乃国之大事。
    朕赏汝职银,是托汝以刀。若负国者,朕定斩不怜。”
    崇祯知道如何与这样有风骨有气节的忠臣相处。
    他很直接,这种直接不是对臣子的无礼,而是对真正有志之人的尊重。
    朕只会告诉你,朕要干什么,朕要你做什么,朕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邦华觉得新帝的直接几乎残酷,但又让人血液翻腾。
    他已许久没这种感觉了。
    那股被岁月与政治磨钝的热血,竟在这一刻重新滚烫。
    “大明的未来,两万万五千万百姓的福祉都在朕与卿等肩上。
    你们若能站得直,朕的脊梁便不会弯!
    大明的天就塌不下来!”
    明末忠臣最大的悲哀是虽不惜己身,可依然只能看着国家沉沦却无能为力。
    而如今,他李邦华看到一线天光从血色云层里破出。
    他跪谢圣恩,起身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4章李邦华(第2/2页)
    腰杆挺得笔直。
    陛下那句,“你们若能站得直,朕的脊梁便不会弯!大明的天就塌不下来!”依然环绕在耳。
    可刚走出御书房不远,就看到一队锦衣卫从前方走来,抬着一条死狗。
    王承恩笑呵呵的开口,“这狗啊,乃是先帝所养,因其凶猛护主而得宠。
    只是啊,这畜生连当今陛下都敢咬。”
    说完,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看向李邦华。
    “李大人,您说,这等连主人都咬的狗,留着还有什么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