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的丰碑 - 精神的共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先民的丰碑-精神的共鸣(第1/2页)
    陈远那破晓般的顿悟,如同在死寂的冰原上投下了一颗燃烧的火种,迅速在昆仑基地内部燎原。《推背图》所揭示的动态命运观,经由他那套糅合了系统论、控制论与混沌理论的科学化阐释,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具有说服力。那名为“文明主观能动性系数”的动态参数被紧急加入“道理反应堆”的核心算法后,模型对于“诸神黄昏”这类宿命攻击的推演立刻产生了显著变化。系统不再仅仅给出基于“变易”的模糊建议,而是开始尝试量化分析不同层面的“能动性输入”(如个体意志强度、集体信念共鸣度、文明技术突破概率、政策选择倾向等)对整体命运轨迹的扰动效应,并据此推荐更具针对性的、旨在强化己方“变量权重”的应对策略。
    总控中心内的气氛为之一变。之前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被一种紧张的、充满计算和推演的忙碌所取代。研究员们重新回到了岗位,虽然脸上依旧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已然重新燃起了理性的光芒和求胜的欲望。他们根据陈远的新框架,疯狂地运算着,试图找出那庞大命运系统中,可以被己方“输入”所影响的关键节点与杠杆点。
    李靖站在战略全局图前,听取着陈远和林璇关于新模型初步应用的汇报,坚毅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他微微颔首的动作,以及下令将新模型推演结果同步至所有战术单元的决定,已然表明了对这一方向的认可。白起依旧沉默,但他周身那躁动不安的血煞之气平复了许多,仿佛一柄找到了目标的利剑,只待出鞘饮血。
    然而,陈远自己却清楚,理论的突破和模型的优化,仅仅是为赢得这场“命运”之战提供了可能的“战术地图”和“武器蓝图”。但要真正挥舞起“能动性”这柄武器,去对抗那源自宇宙规律层面、冰冷宏大的“宿命”压力,需要的,是远超逻辑计算的、更为根本的东西——一种深植于灵魂与血脉深处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与“精神力量”。他自己,以及基地内的许多人,虽然在理性上接受了新的认知框架,但内心深处,那被“诸神黄昏”和“热寂终局”所撼动的、对存在意义的根本性焦虑,并未完全消除。它像一道细微却顽固的裂痕,潜藏在意识的底层,随时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再次撕裂。
    就在这理论亟待向信念转化的关键节点,理事会沟通先贤“道理”的努力,再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次,被唤醒的并非某位具体的先哲,而是镌刻在华夏文明基因序列深处的、两段最为磅礴和坚韧的“集体精神印记”。
    没有庄子的超然物外,没有佛陀的冷静析构,也没有推背图的精密推演。
    首先降临的,是一种“意志”。
    一种仿佛源自天地初开、蒙昧未分时的,最为原始、也最为坚韧的不屈意志。
    总控中心内,所有人都感到脚下的大地仿佛传来一阵极其遥远、却又无比厚重的震动。并非物理上的摇晃,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共鸣。紧接着,虚空中开始有景象浮现——那并非清晰的影像,更像是跨越了无尽时空投射而来的、浓缩了某种极致精神的意念留影。
    他们“看”到一片无边无际的、汹涌肆虐的滔天洪水!那洪水浑浊不堪,裹挟着断裂的巨木和山石,咆哮着淹没平原,摧毁丘陵,天空中是密不透风的、铅灰色的厚重雨云,雷霆在其间翻滚,仿佛天穹也即将崩塌。这是一幅末日般的景象,充满了大自然无可抗拒的、毁灭性的力量。
    而在这毁灭的洪流面前,他们“看”到了一个身影。
    不,是无数个身影汇聚成的一个象征。
    一个身形并不特别魁梧,却仿佛与脚下的大地、与身后的万千生灵血脉相连的男子。他胼手胝足,皮肤被风雨和烈日侵蚀得黝黑皲裂,身上穿着最简单的、沾满泥泞的粗麻衣物。他的面容模糊不清,无法分辨具体样貌,但那双眼睛——透过时空的阻隔,所有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那双眼睛——里面没有对神祇的乞求,没有对命运的哀叹,甚至没有面对毁灭时的恐惧。有的,只是如同脚下山岩般的坚定,是洞察了水势流向的智慧,以及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近乎固执的强悍意志!
    他是大禹!或者说,他是“大禹治水”这个代表了华夏先民与自然抗争、重塑生存环境的伟大史诗所凝聚成的精神图腾!
    景象流转。他们“看”到这位先驱者,并非试图用蛮力去“堵”住洪水(那无异于对抗整个天地的伟力),而是带领着无数同样模糊、却同样散发着不屈气息的人影,翻山越岭,勘测地形,疏导河道。他们用最简陋的工具,对抗着看似不可战胜的自然灾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在此刻不再是故事,而是化作了那种为了宏大目标而极度专注、牺牲小我的纯粹精神,强烈地冲击着每一个见证者的心灵。
    “科学告诉你热寂是终点,”一个明悟在陈远心中轰然响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