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逼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昊接到邀请后迅速赶来东京。在详细了解日钢的情况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与其被动等待银行的支持,不如主动出击,通过资产重组和业务优化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我们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对现有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上岛的兴趣。然而,实施起来却面临重重困难。首先需要说服董事会同意这样激进的改革方案,其次还要获得工会的理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整个过程合法合规,避免触犯当地法律法规。
    为了打消各方疑虑,陈昊精心准备了一份详尽的法律意见书。其中不仅分析了各种可行方案的利弊,还详细阐述了每一步操作所需的法律依据。他还特别强调,任何重组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员工利益,确保不会因结构调整而导致大规模裁员。
    随着陈昊的加入,日钢的应对策略逐渐清晰起来。一方面积极与银行沟通,争取更多时间和资源;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内部改革,努力恢复市场信心。在这个过程中,陈昊凭借其深厚的法律功底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成功化解了多个潜在的法律风险。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当重组方案提交至股东大会审议时,部分小股东强烈反对,认为此举会稀释他们的权益。与此同时,工会方面也对某些具体条款提出质疑,担心实际执行中可能出现偏差。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陈昊建议召开一次特别股东大会,邀请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讨论。会上,他用流利的日语逐一解答了股东和工会代表提出的疑问,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包括设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经过整整一天的激烈辩论,最终大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重组方案。尽管过程艰难,但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拯救日钢的最佳选择。会后,陈昊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后续工作中,确保各项措施能够顺利落地。
    随着时间推移,日钢的经营状况逐步改善。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公司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公司的负债水平也得到有效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员工队伍保持了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陈昊的专业指导和辛勤付出。从最初的破产危机,到如今逐步走向正轨,日钢的经历堪称一部现代企业重生的经典案例。而陈昊的名字,也因此在东洋法律界和商界广为人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