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 国内的情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071国内的情况(第1/2页)
    散朝之后——
    熊午良每次出征,回来之后都要过问一下自家地盘的发展情况,这一次也不例外。
    况且熊老板这次北伐,足足一年有余……对于国内的情况,熊午良确实很关注。毕竟,此番楚军北伐,对于楚国内部国力的损耗也是巨大的。
    拿下韩国,虽然补了一口血,但是楚国在韩地还要投入大量钱粮来赈灾、维护统治。总得来说,韩地虽然纳入大楚境内,但是短时间内并不会带来什么收益。
    关于‘明年要开展第四次北伐’的大话已经吹出去了。
    但是,楚国到底还有没有这个国力,熊午良现在也不清楚。
    在熊午良的书房里,屈原先是恭贺了楚王第三次北伐的辉煌胜利、祝贺楚军攻灭韩国云云。
    随后,屈原便开始阐述国内的情况——
    “大王此番北伐,耗费钱粮巨大。”
    “好在有海外地区持续输送物资回来……再加上近两年岭南、巴蜀、淮南的粮产还算不错……”
    “纵然如此,大楚国内的各大粮仓的总消耗也在七成以上!”
    熊午良立刻松了一口气。
    损耗七成,尚在熊午良能接受的范畴之内。
    北方六国被打得那么惨,各国的国力说是损耗九成以上都不为过……而且还附带了‘内乱’这样持续掉血的‘流血效果’。相比之下,对于楚国的国库空了七成这样的结果,熊午良完全可以接受。
    当然,这也是如今的楚国实在太BUG了!
    不但国内的生产能力远超同时代的任何一个文明,而且还有海外领地可以源源不断地吸血。
    说到海外领地……
    熊午良转过头,对着一直守在身边的小黑说道:“去将昌海君请来。”
    昌海君,温蚺是也。
    温蚺是在熊午良第三次北伐大战对峙得最关键的时候回来的,那时候温蚺请命率领一万武军,就能为楚国征服三个海外王朝、拿下三千万的人口……
    当时楚国大战在即,熊午良无暇他顾。
    这一拖,就拖了好几个月。
    如今也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
    小黑答应一声,熊午良则继续与屈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最终,熊午良得出结论——
    预计在明年发动的‘第四次北伐’可以实施、楚国仍然有余力发动一**规模的攻势——但是,却不能像第三次北伐那样,为求‘稳健’而长久地对峙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放眼整个中原地区,也没有哪个国家还有国力能和楚国对峙了!
    ……
    不消多时,门外传来一声通禀:“昌海君温蚺奉诏觐见!”
    熊午良:“直接进来。”
    温蚺小步急趋,走进熊午良的书房之中……这老杀才看起来温顺听话,和那些海外夷人眼中的凶恶魔王形象有着天壤之别。
    还不等熊午良说话,便见温蚺拜倒在地:“臣有罪!”
    熊午良:?
    屈原:?
    “老温啊,你为寡人远征海外,先后两次率领大楚无敌舰队远征南洋,有大功于国,何罪之有啊?”熊午良懵了。
    温蚺硬着头皮道:“臣回到郢都之后,从府上的亲眷口中,听到了一些故事……”
    熊午良仍然一头雾水。
    温蚺:“臣教子无方啊……”
    一旁的屈原也一脸懵:“难道是昌海君的公子仗着你的功勋,横行霸道?不应该啊……若是如此,老夫早该听到与之有关的风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071国内的情况(第2/2页)
    自从屈原执‘令尹’大印,开府理政之后,这老东西在贵族们心中的形象就是‘又臭又硬’。
    其实屈原一直都是个直脾气。
    如若不然,这厮在真实历史上也不至于混到连连被贬、最后悲愤投江的凄惨境地。
    总得来说,屈原在开府执政之后,表现得近乎不近人情——尤其是这厮在楚国推动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法,新法出台之后,哪怕是贵族子弟犯在他的手里,屈原也没有半点儿手软。
    就连屈氏的后辈子弟,因为胆大妄为触犯新法而被惩处的,就不在少数——光是杀头的就有四个了。
    再加上青羽卫的情报支持,屈原这个老杀才更是如虎添翼,把国内大大小小的贵族整治得服服帖帖。
    虽说青羽卫是只归楚王直接管辖,各地官员、贵族们枉法的证据都只交到熊午良手中——但是熊午良对于这类消息都是同样的回答:‘已阅,给令尹送去吧。’
    若是温府的公子们行为不端,那么青羽卫肯定会知道。
    青羽卫会知道,那么屈原最终就一定会知道。
    而且屈原近几年里的铁面无私的名声可是出了名的……纵然是温蚺的子嗣,这位大楚令尹惩处下来也不会留手!
    但现在——老屈原一阵头脑风暴,还是想不起任何有关于‘温氏子弟枉法’的记忆。
    温蚺跪着,脑瓜袋都快插到裤裆里了:“非也……但罪过更甚于此啊!”
    “我那两个儿子,温庆和温南……之前都被臣送去曲阳书院了……书院管理严格,就算他们想跑出来找事儿、黄山长也不会允许的……”
    熊午良眼前一黑!
    书院?
    曲阳书院?
    我那两个捣蛋儿子……啊!我有了不好的联想!
    果然,温蚺满脸沉痛:“臣的两个儿子,与王子泱混在一起……整日发疯、上蹿下跳、搞得书院鸡犬不宁……犬子闹些笑话,倒是小事。”
    “偏偏带着二王子……臣有罪啊!”
    熊午良脑瓜子嗡嗡的:“细说!”
    把熊苍和熊泱那两个混小子送去书院之后,熊午良严格要求此二人在书院之中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除了必要的青羽卫探子暗中保护之外,不会享受任何优待。
    熊午良认为——与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楚军遗孤们生活在一起、过一过普通学生的日子,总比在宫中长于妇人之手、当个说一不二的王子这样的生活要更好。
    这样更有助于年轻人性格的成长。
    而且曲阳书院,乃是楚国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
    在书院里长大,可以让大楚未来的君主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熊午良心里是打算将‘历代王子必须去书院中修习毕业’的要求流传后世、着为永例的。
    ……
    话说熊老板在将两个儿子送去书院之后,曾要求黄歇将他们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
    同时,也要求暗中护卫的青羽卫们‘没有大事不用和我禀报,让他俩自己学着解决’。
    因此,对于温蚺现在要禀报的事情,熊午良确实一点儿也不知道。
    “快说!”
    “熊泱怎么了!”熊午良气得直摁太阳穴——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