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于那种修行了多年的武师了。
「不错。」张之维开口赞了一句,「不过,今日不讲八卦掌,讲的是修行性命的根本。你坐下,听我讲课。」
方乾鹤闻言,立刻收敛心神,乖乖地在张之维面前的草地上盘膝坐好,竖起了耳朵。
张之维说道:「道家讲身体有前三关后三关,前三关是从上到下,眉毛中间的印堂,两乳房中间的膻中,肚脐下面的下丹田,这样是前三关。」
「而后三关,背上尾闾是一关,还有两关是夹脊和玉枕。」
「在你还没有授籙之前,我曾经给你们讲过几堂课,让你得了炁,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麽,得炁的关键就是过后三关。」
「当时,为了让你们得炁,我给你们用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先天足满,心猿坚定的,一使劲,一个激灵就能冲开。」
「另一种是先天不够足满的,无法一个激灵通关,就只能一关关的过,就像是动物拽着气血爬坡;这种我给的方法是三车力。」
「运气从尾闾穴到夹脊穴,须细步慢行,如羊驾车之轻柔,故叫羊车。」
「从夹脊穴到玉枕穴,须巨步急奔,如鹿驾车之迅捷,故叫鹿车。」
「从玉枕穴到泥丸宫,必须用力猛冲,如牛驾车之勇猛,故叫牛车。」
张之维看向方乾鹤:「我记得,你是前者。」
方乾鹤点头如小鸡啄米:「是的,师父你一拍我的背,我猛地一激灵,就好像抖尿一样,然后就得炁了。」
「抖尿?」张之维顿了顿,笑道:「你这个比喻不错,就是抖尿的感觉。」
方乾鹤说道:「但是师父,我走通了三关,得了炁,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炁运三关,但我感觉自己的提升并不大,甚至我有一种感觉,仅有的一点提升……是通过修行八卦掌而来的。」
张之维说道:「你先天足满,这三关只要有方法,一个激灵就能通,对你的提升自然较小。其实,这三关只是一个入门,甚至有些人天生就是通的,这没什麽了不起,如果不修行其他手段的话。只能说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效果,甚至都不能算入圈,也不能算异人。」
「这三关的提升虽然低,但它是修行的基础,非常的重要,你仔细想一下,三关中的夹脊关在哪里?」张之维问。
方乾鹤思忖片刻,指着自己的身体说:「从肛门这里上来,这个骨结像算盘子一样,一个一个的,第七个骨节的上面的地方。」
张之维点头道:「这个地方是背脊骨,人的五脏六腑就挂在背脊骨的这里。所以这个后三关虽然说是三关,但其实并不只是三关,他关联到了后续的每一关。」
「所以你不能只知道炁过了这三关,还要明白,这三关之下的潜藏的隐藏关卡,也就是还隐藏的穴位。」
「只有对自己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在性命的修行上,才能从从容容,游刃有馀。如果你是稀里糊涂的得炁,稀里糊涂的修行,那就会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方乾鹤连忙问:「怎麽才能感受到三关之下的穴道呢。」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肯定是内视。」张之维说道。
方乾鹤神色一滞,讪讪道,「这只怕是只有修为极其高深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呀!」
「是的。」张之维点头道:「只有打破人体虚空的人才能见到,而到达这一境界的,整个龙虎山都不多,你以后或许可以做到,但现在还为时过早。」
方乾鹤听到张之维的话,心里非常的意外,师父竟然觉得我能达到这种境界?
张之维没去看方乾鹤的神色,他继续说道,「最讨巧的方法,肯定是看医书,上面有很多人体大穴的位置,但这个东西不一定准,叶子都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更别说人了,穴道之间亦有差距。」
「所以这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照搬,要想真正摸清自身性命里的各种细节,没有取巧的方法,只能自己用最笨的方法去感受。」
「师父,虽然我这个人不算聪明,没什麽太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会把一件事情,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方乾鹤连忙说道。
张之维点头道:「我看出来了,我出山这麽长的时间,你竟然耐得性子,只修行我当初教给你的八卦掌,没有去修行其他法门,这很难得。」
龙虎山的道士教徒弟,不是很私密,如果不是一些保密内容,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小道士在旁边听。
这段时间,方乾鹤一直待在龙虎山,肯定也旁听过,如果他想学的话,不管是金光咒,还是龙虎内丹术等其他法门,他都能接触到。
但他没有,他一直在修行着八卦掌,等待着张之维回来教他,不管怎麽说,这份定力都是值得称赞的。
「其实很简单。」
张之维说道:「我琢磨了一些东西,你去看乌龟鹤白鹤,它们都是长寿的动物,而它们的脖子都很长。」
「白鹤睡觉的时候把脖子卷起来,鼻子插到屁股这样睡觉的,它的呼吸在自己内部通的。」
「乌龟会深呼吸,我曾亲自抓乌龟观察过,大的乌龟次数少,小乌龟多一点,它会慢慢把头脚都伸出来,如果旁边非常的静,你就可以听得到它吸气的声音。吸进来以后它把头向里头缩,过了两个钟头都不动,这口气保持在那里,这个功夫就叫做『服气』。」
「所以我们效仿一下龟鹤,放轻松,我来指导你的动作。」
说着,张之维起身,走到方乾鹤面前,轻轻按住他的背,让他缓缓俯身,脊柱弯曲,努力做出类似龟鹤蜷缩的姿势,引导他调整呼吸。
一边指导他的动作,张之维一边说道:
「试着让气息深沉绵长,意想体内气息流转,细细体会每一处关节丶肌肉乃至更深处的细微感受。」
「《史书》中记载张三丰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龟形鹤背,就和这个动作有关,合乎道法之间也,你感觉怎麽样?」
「师父……我……我感觉有一点难受。」方乾鹤只觉得这姿势别扭无比,腰背酸胀,呼吸也难以顺畅。
「难受就对了,弱者道之反也,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上说的,弱者道之用,通俗点讲,就是黎明以前的黑暗。」
「性命修行时,感到身体不适,并不一定是走火入魔,是身体内部本来已经有问题,在帮你恢复。」
「但这要学会辨别,是真的修行到位了,还是走火入魔了。」
「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分辨不清,就被吓得不敢再修行了,踌躇起来,这就是《参同契》上所谓『引验见效,校度神明』。』
「这些修行的基础道理,为师只能提点你,以后遇到具体的情况,你要自己学会辨别,当然,如果你辨别不了,可以来请教为师,不要莽撞修行,要是练岔了气,走火入魔,可是会坏了性命的。」
张之维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三一门的修为,为什麽有那麽大的风险?为什麽需要左门长手把手的教?
就是因为三一门弟子的整体基础打得不牢,在这一关上,除了左门长外,其他人都无法判断遇到这种情况,是修行到位了,还是走火入魔了,所以动不动就把自己给练废了。
甚至就是左门长,当年也练出来岔子。
这就是修行路上,师父最大的作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