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自己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研究发动机和生产自己摩托车的事情,陈怀庆现在倒是还不急,有不少准备工作需要做,首先就是得要找人。
    研究个东西,总是得要有研发人员吧!
    而现在,全部研发人员,都在研究所、大学和国企内。
    流落在外的,基本上没有。
    另外一个事情,找摩托车配套厂直接拿零配件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通过正规渠道拿货,根本就不行。
    人家一听你是个体户,直接就拒绝了。
    看不起个体户咋的啊?
    人家还真的看不起。
    不仅仅厂长,连普通民众,对个体户都看不起。
    对此,陈怀庆也无奈得很。
    还是肖卫东去找关系来搞这个事情,通过关系,倒是从一些配件厂里面,拿到了些配件。
    “有些配件,是进口的?”
    肖卫东:“嗯,国内生产不了。”
    陈怀庆瞬时的有些坐蜡,摩托车在未来那属于烂大街的玩意,可在当下,的确实实在在属于高科技产品。
    是的,没有看错,就高科技产品!
    1981年的时候,嘉林厂和田本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其中CJ50在获得了田本公司的技术之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彷制品。
    能够本国产的,自然本国产。
    可摩托车核心部件上面,依旧得要进口。
    说实话,陈怀庆之前的时候,真的没感觉那些零部件有多高的技术含量。
    揉了下额头,陈怀庆知道,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缘故。
    在材料技术上面,此时的华国,和霓虹国还有着不小差距。
    八十年代的霓虹国,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需要彷照欧美产品,走低端市场的霓虹国。
    此时的霓虹国,其经济正要进入到一个疯狂发展期,一年GDP增加48.61%,何等的疯狂!
    简直跟吃了药一样勐。
    霓虹国的产品,也在八十年代从低端产品走上中高端市场,在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霓虹国的实力无比强劲。
    在米国市场上面,米国的车企面对霓虹国车企的竞争,根本不得行,只能够搞小动作。
    陈怀庆轻吐了一口气:“看样子,想要造摩托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等十年来造摩托车?
    十年后,摩托车整个产业链肯定会比起现在来讲更加完善。
    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到足够的零件来组装一辆摩托车。
    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单纯的做一家组装厂,这不是陈怀庆的追求。
    人总是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犹豫退却,去选择更容易的路。
    每次都去选择更容易走的路,最后会发现,路走得越来越窄,最终原地不前。
    陈怀庆有很多的路可以选,他知道很多赚钱的方式,轻轻松松就能够赚到很多钱。
    肖卫东也难受:“现在怎么办?缺了这些核心零件,根本就没办法组装摩托车?”
    进口?
    他们也得要有外汇啊!
    至于说从黑市上去换,那纯粹就吃力不讨好。
    陈怀庆微微撑着脑袋:“实际上,这些零件我们并不是造不了,只不过质量没有进口的好罢了。”
    华国也是工业国家,虽然说只能够算做初步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种差距,还蛮大的。
    毕竟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成体系工业化,也不过在几十年时间。
    陈怀庆:“我们可以试着自己造?”
    自己造的话,即使质量稍次一点,陈怀庆觉得也能够接受,将摩托车售价给调低就好。
    山寨厂!
    开办一家山寨厂。
    说起来,渝州有着摩托车王国之称,可是渝州生产的摩托车,一直以来都主攻低端市场。
    没有实现在高端市场上的跃进,这点说实在的,挺可惜。
    低端市场里面特别容易打价格战。
    价格战一起,企业利润就会急剧下降,在这个时候,企业要想不亏本,那么就必须要干一件事情: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方式就那么些,降低企业管理运营成本,或者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管理运营成本不好降啊,那么最为方便、直接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呗。
    采用能够让产品质量上勉强合格的零部件,这样子不就将成本降下去了嘛。
    或者,再狠一点,将质量的下限再降降,可以用更加便宜的零部件。
    很快,企业产品就会失去掉市场。
    陈怀庆显然不想要一直当一个山寨厂,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这点他还是知道的。
    看成功的制造业企业,无一是将质量当核心来抓的。
    “自己造吗?”
    “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