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划时代的纪录片(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拍摄越久,大家越来越熟悉。
    1月7日。
    锦城省,最南端,樟木市。
    “卡!”赵梓骆声音落下,怔怔看着存储信息。
    五百七十二G!
    至此,《舌尖上的华国》锦城篇正式宣布结束!
    “各位。”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我宣布,《舌尖上的华国》,第一季杀青!!”
    “噢——!!”
    “终于完了!哈哈哈哈!我的第一个纪录片项目终于结束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
    大家都瘦了不少,但更有精神头了!
    这一个月,每个人都学了很多!
    “它将是锦城一台改革,最浓重的一声礼炮!”
    整个华国,各大电视台,都会因它而改变拍摄方式!
    要么不做。
    要做就做开山怪!
    “18号过年,15号放假!争取三月底之前推出!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陈静安声嘶力竭地喊完,心潮澎湃。
    这一次的选择,没错!
    “老师!一部纪录片可不够!”马东来笑道:“怎么的每天也得三部!”
    赵梓骆道:“我合计着,早餐烟火,宵夜战争,怎么也能凑个三部了吧?”
    我靠!
    还能这么玩儿!
    有人搞笑道:“那锦城台不是成为美食台了?”
    赵梓骆笑:“这不正好符合电视台给锦城台的定位?”
    早餐烟火,宵夜战争。
    和《舌尖上的华国》拍摄方式差不多。
    正好练手。
    当拍完这三部,大国重器,大国建造,王朝这些经典纪录片,就可以尝试着拍摄了。
    就在所有人都在庆祝的时候,陈静安悄悄走到赵梓骆身边。
    “总监,这部片子……真的会让上头注视吗?”
    “会的。”赵梓骆沉声开口:“它会惊艳所有人!”
    蓝星的纪录片,境遇比地球的中国纪录片好不了多少。
    2012年前,纪录片属于电视的最底层。
    往往想拍一部纪录片,申请经费都要一两年。
    可是。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万众瞩目!
    它是一个符号,告诉大家纪录片也可以如此精彩。
    接着,舌尖2,舌尖3……17年左右,华国开始了纪录片大爆发的年代!
    仅2021年第一季度,就有近50部纪录片上映!
    以21年第一季度为例,《王阳明》《热雪》《石油战争》《中国制造》《一级响应》《东京审判》等等。
    收视率居然还不错!
    舌尖是一个符号,它打开的是一个时代!
    …………
    “陶台长,恭喜啊。”
    “是啊,老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
    “老陶,什么时候让赵总监过来交流一下撒?老自己闷着算怎么回事?不照顾兄弟台了?”
    燕京,一栋办公楼里,陶永华满面春风地走了出来。周围各位台长恭喜不断。
    十分钟前结束的文娱部电视台台长级年终会议,由文娱部文化推广厅厅长张德顺亲自主持。
    会议上,点名表扬了锦城台。
    改革大刀阔斧,付费频道初见成效。一扫几十年的阴霾,对陶台长的工作进行了大力肯定。
    但同时也指出了不足。
    付费频道光靠着《行尸走肉》一部片子维持。
    第一季流水高达三十亿!
    第二季流水高达三十二亿!
    可在没有这两部片子的时候,浏览量几乎为零。
    虽然每年两次大进账已经足够维持付费电视,并且活的很好。
    但无法让观众养成收看付费电视的习惯。
    陶永华也没办法。
    他恨不得给自家赵总监装上八只手!
    不过,无论怎么说,都无法否定锦城台的成绩。
    强势崛起,一枝独秀!
    陶永华笑着和其他人打招呼,心中却归心似箭。
    1月7号,《舌尖上的华国》拍摄团队回到洪江,第二天就开始剪辑。
    可至今为止,已经过了一个月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
    如果年前剪不出来,他不知道这个年能不能过好!
    “这可是一台的节目啊……”
    “一台……所有电视台的脸面!”
    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私人电话。
    他看都没看立刻拿起:“喂,你好。”
    “陶台长,请问今年要团建吗?”秘书的声音传来,陶永华心中一阵失落。
    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但立刻点头。
    “当然要举行!”
    几十年来第一次取得这种成绩,必须好好庆祝一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