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济州岛被攻下来的消息并没有传回倭国,德川还有高丽的倭人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相关消息!
    梁川下令严令封锁济州岛上的相关消息。
    第一批水泥被运到了济州岛上来。
    这些水泥自然是用到建设上面,首要的就是修建可以供人住宿的兵营,水泥正好可以在短时间里建造这样的工事,速成坚固!
    倭人原来也有自己住的地方,不过梁家军分了一部分上岛来守卫济州,然后还要再扩充地盘。
    很是合理。
    兵营搞完之后,就是要搞码头,这个工事也是极......
    ###南方新局,李承恩的最终抉择
    尽管义军在北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南方的局势依旧错综复杂。李承恩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林浩提出的边界划分和经贸合作方案,但实际上,他内心的不甘与愤怒从未消散。这位吴越王深知自己已经失去了主动权,但他并不甘心就此屈服。
    一天深夜,李承恩独自坐在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阴晴不定的脸庞。他的亲信赵明小心翼翼地走进来,低声说道:“大王,我们发现宋廷最近频繁派遣使者前来江南一带活动,似乎有意重新拉拢您。”
    李承恩闻言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宋廷?他们这是什么意思?”他沉思片刻后继续问道,“难道他们还想利用我对付义军?”
    赵明点头道:“正是如此。据可靠消息,宰相秦桧认为您的存在可以牵制林浩的力量,因此打算再次扶持您成为南疆的实际掌控者。”
    李承恩冷笑一声,缓缓坐下。“秦桧倒是打得好算盘。不过,这次我不会再轻易上当了。”他抬头看向赵明,“告诉那些宋廷的使者,我要见他们,但条件必须由我来定。”
    几日后,宋廷使者如期而至。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李承恩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求宋廷提供大量粮草武器支持,还希望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力。然而,这些要求显然超出了宋廷能够接受的范围。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回到府邸后,李承恩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如果继续投靠宋廷,很可能会重蹈覆辙;但如果彻底倒向林浩,则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就在这个时候,刘毅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李承恩,”刘毅开门见山地说道,“你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要么真心归顺义军,共同建设这片土地;要么孤注一掷,迎接毁灭。”
    李承恩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口气。“好吧,我愿意尝试新的道路。”
    ###北方余波,察罕汗的流放生活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北方草原上,被流放的察罕汗正过着截然不同的日子。他被安置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这里远离权力中心,也几乎没有外界的消息传入。然而,察罕汗并没有因此放弃挣扎。
    每天清晨,他都会骑马来到村外的一片空旷草原上,默默练习弓箭。尽管年岁已高,但他的技艺依然精湛。偶尔,他也会回忆起昔日的辉煌岁月,心中充满了悔恨与不甘。
    一天傍晚,一个陌生的旅人突然造访这个小村庄。此人自称是狼牙部派来的密使,带来了乌尔泰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察罕汗,过去的恩怨已经结束。如果你愿意放下仇恨,我们愿意为你提供一个新的身份和生活。”
    察罕汗看完信后久久未语。他明白,这是狼牙部给予他最后的机会。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决定接受这份提议。第二天清晨,他离开了村庄,跟随那位旅人前往狼牙部的新驻地。
    在那里,他化名为阿鲁台,成为一名普通的牧民。虽然生活平淡无奇,但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义军内部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外部威胁逐渐减弱,林浩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义军内部的建设中。他意识到,要想让这片土地真正繁荣起来,仅仅依靠军事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着手推行一系列更加深入的改革措施。
    首先,他设立了专门的农耕指导小组,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农担任顾问,帮助农民改良耕作技术。同时,他还鼓励各地建立合作社,通过集体劳动提高生产效率。这些举措很快收到了成效,粮食产量逐年攀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其次,林浩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在每个城镇都建立了学堂,并聘请优秀的学者任教。此外,他还特别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规定所有学堂不得因经济原因拒绝接收学生。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赞誉。
    当然,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保守势力对林浩的政策持怀疑态度,甚至公开反对。面对这种情况,林浩并未采取强硬手段压制,而是耐心解释政策的好处,并用实际行动证明其可行性。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的改革计划。
    ###林浩的外交布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