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僧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HK当米婆被咒约搅碎时,赵鲤意识到一件事。
    她追查的事情,性质大变。
    已经从一桩八卦趣事,变成了真正的阴谋。
    背后之人藏匿之深,极阴极狠。
    如米婆这般身负功德的善灵,都须臾中招魂消。
    只从只言片语,赵鲤可知,米婆换孩子是故意的。
    有人以她的儿子,蛊惑她做了调换之事。
    只是天大的错事,这个词实在值得深思。
    赵鲤道:“走,现在去米婆家。”
    一直在她身后的玄泽立即跟上。
    米婆已散,不存在会有触怒她之举。
    赵鲤与玄泽二人大步朝着米婆家去。
    中途遇见提灯出来的村长。
    米婆那一声惨叫,整个村子都听见。
    村长本就无心睡眠,在桌边干坐。
    听那惨叫声,便待不下去,生怕赵鲤二人出事,牵连整个村子。
    一鼓勇气,叫老婆带着儿孙好生呆在借住之处,自己提着一盏灯笼出来寻人。
    半道上遇到了赵鲤两个。
    什么话都还没说,便被赵鲤抓住手臂,一道去了米婆家。
    米婆家在村子边缘。
    原本应当是一个相当清净的小院,只米婆病弱的儿子先病死,米婆又自首投缳。
    这院落十分荒芜,院墙垮塌立刻一半。
    赵鲤进了门去,便皱紧眉头:“院里怎么这么空?”
    村长被玄泽架着跑,虽不用他迈腿但吓得不轻。
    喘了两下才道:“米婆去世后,一些远亲曾来过。”
    米婆日子过得清贫,死后也没留下什么。
    但远亲们并不嫌弃吃绝户的机会。
    分了几亩薄田不说。
    米婆下葬后上门来,桌椅板凳床架子,铁锅水缸……
    能用的,都往自家倒腾。
    连厨房里存着的半把咸盐,都掏了带走。
    只留下一间空荡荡的院子。
    赵鲤忍不住咬牙暗恨之际,打开心眼在屋中转了两圈。
    见赵鲤和玄泽两个在屋中转悠,村长吓得腿哆嗦。
    尤其玄泽黑布蒙眼,却半点不妨碍‘视物’,夜间健步如飞。
    村长都怀疑,这两位大官是不是中了邪。
    心眼探查无果,赵鲤执着蜡烛寻找米婆所给的第二个提示。
    左手握拳,右手在拳上轻敲。
    结合米婆吃斋念佛的习惯,这动作就是在敲木鱼。
    赵鲤执着犀照蜡烛,在屋中四处寻找木鱼或是与木鱼相关的东西。
    只是这破漏小院转了遍,赵鲤硬是没找到任何和木鱼有关的东西。
    忍不住牙疼之际,村长弱弱问道:“二位大人,找什么?”
    赵鲤这才记起他,怀着些期望问道:“找木鱼,你知道在哪?”
    木鱼?
    村长顿了良久,不确定道“是……蒜捣子?”
    赵鲤:“啊?”
    村长脱口而出:“山野村里都管木头蒜杵叫木和尚。”
    “大婶老寡妇什么的,夜里喜……咳咳。”
    村长突然想到赵鲤是个姑娘,有些荤话说来要掉脑袋。
    咳嗽两声含糊过去后,道:“捣蒜的时候,木杵咚咚,可不就像和尚敲木鱼吗?”
    村长话没说完,但赵鲤秒懂。
    大景百姓真是又豪放又损啊。
    虽答案野了点,但好歹有个目标,赵鲤道:“玄泽,找找蒜捣子。”
    玄泽涉世未深小雏鸡,压根没明白蒜捣子和木和尚之间的区别。
    他满头雾水地去寻。
    最后,还是赵鲤在厨房寻到了一个开裂的蒜捣。
    这蒜捣较寻常人家更大些,因干燥裂开用不上,所以逃脱了米婆亲戚的手,孤零零摆在灶洞里。
    赵鲤抠了两下开裂的缝,这便发现满是灰尘的蒜杵用鱼鳔胶粘过。
    赵鲤握住两头,在一阵牙酸的吱嘎声中,将这蒜捣子掰开。
    旁边执蜡烛照亮的村长,险些将眼珠子瞪出眼眶。
    掰开的蒜杵里挖了个洞,卷着本薄薄的小册子。
    连封皮也没有,就是简单棉线装订的马粪纸。
    上边写着一些小字。
    村长瞄了一眼道:“是米婆儿子的字。”
    米婆四十岁有余,才生下一个先天不足的儿子。
    这儿子情况和李庆类似,都患咳疾。
    米婆丈夫死后,一人辛苦将这儿子拉扯大。
    也曾让这孩子去开蒙念书。
    但这孩子实在体弱,如常人生活都难,更不必说考取功名。
    最后识得些字,病稍好便在家中抄书补贴家用。
    藏在蒜杵里的薄册子,就是米婆儿子手书。
    这是一本账册,没有别的花样,很简单的记录了米婆对林山寺的布施记录。
    半年一记,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