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进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周围竟有十二具冻僵的牦牛尸体环绕,显然用了生物献祭增强阵法。
    他不敢贸然动手。翻开《地理通义》,苏婉传音指导:“此桩以怨念为引,需用纯阳之物破其核心。你身上可有至亲遗物?”
    陈砚一怔,随即摸出母亲送他的银镯??那是她出嫁时的陪嫁,常年戴在手上,沾染亲情温热。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镯子上,高举过头,口中诵读《守土真言》。
    银光乍现,如朝阳初升。
    锁龙桩发出刺耳哀鸣,符文崩解,冰层炸裂。一头由怨气凝聚的黑龙虚影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扑来。陈砚稳住心神,将铜铃掷向空中,自身盘膝而坐,引导万千地气汇于一点。
    “山河有灵,岂容尔等亵渎!”
    铃声浩荡,如洪钟贯耳。黑龙惨叫溃散,桩体彻底粉碎。温暖的气息自地底涌出,积雪开始融化,隐约可见嫩芽破土。
    然而,代价也极为沉重。陈砚吐出一口鲜血,跪倒在地。强行调动地维之力,已超出他目前承受极限。他颤抖着手收起残骸中的符文碎片,准备带回研究。
    第三日清晨,他拖着疲惫身躯返回小镇休整。刚进旅店房间,手机便疯狂震动。一条匿名邮件附带视频链接:画面中,一座废弃核电站内,数十名工人模样的人戴着面具,正在组装巨型装置。中央铭牌清晰可见:“逆脉中枢?原型机”。
    发布者ID名为“归衡?王嗣”。
    视频末尾,一道低沉男声响起:“世人总以为灾难来自天灾,殊不知,真正的毁灭始于人心之贪。我们将用科学之名,完成三百年前未竟之事??逆转龙脉,重塑文明。”
    陈砚浑身冰冷。那座核电站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正是黄河流域与漠北地气交汇之处。一旦启动,不仅会切断南北龙脉联动,还会诱发连锁式地质塌陷。
    他立刻联系环保组织、地质局朋友,甚至尝试通过学校渠道上报。可所有信息都被拦截或归类为“网络谣言”。更有甚者,有人冒充他发布虚假预警,导致“倾听地球”社团被校方暂停活动。
    “他们在控制舆论……”他意识到,归衡会早已渗透媒体与行政系统,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真相。
    第四日,他决定孤身前往阿拉善。
    途中,火车再次遭遇异常。车厢灯光忽明忽暗,乘客一个个陷入昏睡。他警觉地握住铜铃,只见对面座位缓缓浮现一个人影??并非实体,而是由数据流构成的虚拟投影。
    “你好,陈砚。”那人微笑,“我是归衡会技术顾问组代表,代号‘智渊’。”
    “你们连AI都用上了?”陈砚冷视。
    “时代变了。”对方摊手,“我们不再依赖迷信与恐惧,而是用算法预测地脉波动,用工程手段实施精准打击。你知道为什么现代城市越来越频繁遭遇内涝、地震、极端天气吗?因为我们调整了地下管网布局,改变了排水走向,制造‘合法的地伤’。”
    陈砚怒极反笑:“所以你们打着建设旗号,干的却是毁脉勾当!”
    “建设与破坏,本就是一体两面。”智渊淡淡道,“就像医生动手术要割开皮肤,我们要重建世界,就必须先打破旧秩序。你阻止不了我们,因为你代表的是过去;而我们,代表未来。”
    话音落下,整列火车猛然倾斜!轨道下方的土地竟在无声塌陷,形成巨大漏斗状坑洞。列车脱轨侧翻,乘客惊叫连连。千钧一发之际,陈砚催动罗盘,释放护盾,勉强保住性命。
    当他爬出残骸,发现四周空无一人??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只有地上留下一行用灰烬写成的字:
    **“最后一战,将在昆仑。”**
    他明白,这是挑衅,也是预告。
    五日后,陈砚抵达阿拉善沙漠边缘。借助罗盘感应,他在一片沙丘之下找到了隐藏基地入口。利用夜色掩护潜入,内部景象令他震惊:巨大的圆顶建筑内,矗立着一台类似粒子对撞机的设备,连接着九条电缆,分别通往不同省份的地标性工程??南水北调泵站、三峡大坝监测点、青藏铁路传感网……
    他们竟将国家基础设施变成了施法阵眼!
    他正欲破坏控制台,警报骤响。王嗣亲自现身,身穿黑色长袍,胸前挂着一枚与铜铃极其相似的黑玉铃铛,只是色泽幽暗,似能吞噬光线。
    “你来了。”王嗣声音平静,“比我想象中快。”
    “你们疯了!”陈砚怒斥,“这是在拿整个国家的命运做赌注!”
    “不,我们在拯救它。”王嗣缓缓抬起手,“你看不到吗?人类已经走到尽头。污染、战争、贪婪……唯有彻底重置,才能迎来新生。而我,将成为新世界的缔造者。”
    两人交锋瞬间爆发。王嗣摇动黑铃,释放出浓稠黑雾,化作万千冤魂扑杀而来。陈砚以铜铃抗衡,罗盘护体,柳叶燃尽最后一丝灵气,才勉强撑住攻势。
    就在即将败北之时,《地理通义》突然自动悬浮,三件信物同时发光,交织成一道金色锁链,直击对方胸口。王嗣闷哼倒地,黑铃碎裂,逸散出无数痛苦嘶吼的灵魂。
    “你赢了一时……”他咳着血笑,“但归衡之火永不熄灭。昆仑之上,自有终焉之门……等着你。”
    基地自毁程序启动,陈砚拼尽全力逃出生天。爆炸声中,那台机器化为灰烬,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一周后,他回到庐山,跪在五老峰洞穴前,向林远的残影汇报一切。
    >“你做得很好。”林远的声音带着欣慰,“但他们说得也没错??旧秩序确已腐朽。真正的守护,不是固守传统,而是让天地之道融入新时代。”
    >“接下来,你需要建立自己的传承体系。不只是对抗归衡会,更要唤醒更多人听见大地的声音。”
    陈砚低头沉思良久,终于开口:“我想办一所民间书院,不靠政府资助,也不依附学术体制。教年轻人识山川、察气候、懂平衡。用无人机测绘地气,用APP记录异常,把古老智慧变成可验证的知识。”
    >“那就叫‘地维学院’吧。”林远微笑,“我会把毕生所学,尽数传予此书。”
    风拂过山巅,瀑布依旧奔流不息。陈砚站起身,望向远方。
    他知道,昆仑之约无法回避。而在那雪域之巅,或许藏着关于龙脉起源、关于地维使真正使命的终极答案。
    但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已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法器之中,而在每一个愿意倾听大地心跳的人心里。
    夜幕再度降临,北斗七星静静运转。天枢星依旧闪烁,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故事的开启。
    而万里之外,喜马拉雅山脉某处冰川内部,一道尘封千年的青铜巨门,正随着地壳微动,悄然松动了一条缝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