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不可治罪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宫在考虑片刻后,就同意了章楶的任命。
    但在任命前,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于是,太皇太后问道:“章楶如今身居何职?”
    韩绛答道:“奏知慈圣,章楶如今权知秦凤路经略安抚使……”
    这个事情,是他亲自办的。
    如此想着,韩绛忍不住深深的看了一眼那位端坐在御座上的少年官家。
    “当初官家派人暗示老夫,恐怕就已有要大用章楶的想法了……”
    “只是,章楶怎入的官家青眼?”
    这可真是个问题!
    章楶此人,每次入京,都是匆匆而来,然后匆匆而去。
    而且,这个人年纪很大了。
    他在治平二年考中进士的时候,都已经快四十岁了,今年六十有一。
    一辈子都在湖北、京东、成都等地为官,虽然官声很好,可终究只是在州郡有名。
    “难道真是吕大防在官家面前举荐、称赞之功?”
    韩绛感觉只有这个可能了。
    毕竟,吕大防在成都时和章楶搭的班子。
    吕大防入京后,也一直在称赞章楶,逢人就夸——章质夫社稷之臣,天下经济之才也!
    这不就和当年,他还有韩维、韩缜天天在先帝面前夸赞王安石一样吗?
    太皇太后却在和向太后商量片刻后,做出了决定:“若诸位髃臣,没有意见,便如官家所命吧!”
    “唯!”宰执们自然没有意见。
    皇帝提议的帅臣人选,只要这个人不是名声烂到一定程度,或者能力差到天下皆知的地步。
    宰执们都只能服从。
    于是,奏事继续。
    吕公著上奏,请以登闻鼓院、检院阙官注授之权归于中书。
    这其实是两宫暗示他做的事情。
    原因是,琐事太多,两宫忙不过来,索性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人事任免之权,下放中书。
    门下侍郎张璪则报告了,辽国贺登宝位使,林牙、崇议军节度使耶律白,副使朝议大夫、守崇禄少卿充史馆修撰牛温儒等,携辽国国主贺礼来贺的事情。
    此外,辽国皇太孙,遣翰林学士耶律固为谢南朝皇兄赠书使,以枢密直学士赵孝严副之。
    并送来了大辽皇太孙读书笔记两卷,以为通家之好。
    两宫闻之,都是开心不已。
    宋辽友好,就意味着河北无事,河北无事当然天下太平。
    赵煦更是问道:“朕那辽国皇弟之书何在?”
    张璪拜道:“北使陛见之时,自当恭献御前!”
    “善!”赵煦很满意的点头。
    对于那位亲爱的皇弟,赵煦有着无垠的爱。
    还能找到比耶律延禧更好的‘兄弟’吗?
    北天祚,南徽钦,可是并称大金之友的存在!
    于是,赵煦笑着道:“朕也正打算,再赠送一些读书笔记给皇弟……”
    他更想告诉那位皇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汴京城问朕!
    群臣连连称贺,都觉得,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宋辽继续和平百年不是梦。
    东府宰执,奏事既毕,正要告退。
    太皇太后却在这个时候说道:“诸位髃臣留步!”
    群臣楞了一下。
    “却是有个事情,需要与诸位髃臣商议……”太皇太后不动声色的道:“前些时日,殿中侍御史刘挚弹劾开封府的事情,诸位髃臣应该听说过了吧?”
    韩绛持芴道:“老臣略有耳闻!”
    其他宰执的神色,在这个时候都变得玩味起来。
    祠部、大理寺和开封府争权夺利,本来只是一件小事情。
    但御史台的忽然介入,却搅动了朝野的风云。
    随后两宫下诏,命都堂选派大臣复核,则使得此事引起了不少人侧目。
    调查结果出来后,两宫命下御史台讨论对惠信僧的处置。
    则让人以为,此事到此为止。
    毕竟,僧录司已经发落了。
    就连开封府,好像昨天也被官家叫到宫中训斥过了。
    就剩下一个惠信僧的处置问题了。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但,两宫缘何在这个时候忽然再次提及此事?
    难道说,事情有了大家不知道的变化?
    众人正想着,就听太皇太后道:“此事,却是需与诸位髃臣商议……”
    说着,这位太皇太后拍了拍手。
    一直侍奉在帷幕中的粱惟简,便带着已经誊录好的御史弹章,走出帷幕,分发给了在场的东府宰执。
    四位宰执,拿着弹章,重新坐下来,开始翻阅。
    太皇太后则继续说着:“诸位髃臣御史风闻奏事,乃是祖宗之制,老身本不该多言于此……”
    “奈何这位侍御史的胆子,实在太大!”
    “竟敢以文字,窥探老身和太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