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封赏(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知,一旦某个东西,被某个集团长期控制。
    那么,这个集团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东西是他们的。
    所以,都堂的算盘,是打的很好的。
    狄咏能打?
    很不错!
    那就高高挂起来吧!
    一个正任官的头衔再安排一个马步军或者侍卫亲军的副指挥使。
    这样,狄咏一辈子就被锁在了京城。
    成为一个富贵闲人。
    因为一般,像三衙殿帅这种级别的武臣,能领兵出征,只有一个可能——御驾亲征,为王前驱!
    李清臣无奈,只能俯首:“伏唯陛下圣明。”
    因为这个事情,他还真不好办。
    换了旁的将帅,他是有借口和理由,可以继续找的,甚至拿着大义,在御前争辩。
    但问题狄咏身份很特殊。
    他女儿在宫中,未来必是皇亲国戚。
    这样一来,狄氏和天家就是一家人。
    人家一家人,自己内部协调好就行了。
    外人是很难干涉的。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笑着道:“卿不必忧虑。”
    “狄咏只是暂代朕统管御龙第一将诸事而已。”
    “过个两三年,朕将御龙第一将,改为新军后,其自会离任。”
    李清臣顿时明白了,这是官家的承诺——狄咏不会再次领兵出征。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可能威胁到士大夫们执掌西府。
    于是,李清臣再拜稽首:“圣明无过陛下!”
    赵煦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只在心中感慨了一声:“大宋的文臣士大夫们的阶级觉悟就是高!”
    他们是真的,将这个天下,这个国家,视作了他们的私有物。
    无论新党、旧党,都有很高的主人翁精神。
    这看上去,虽然有些糟糕。
    但其实赵煦很满意。
    为什么?
    因为,这就意味着,赵煦和他们的利益高度一致。
    只要协调好步骤,加强沟通和理解,做好内部利益妥协。
    那么,整个统治集团就会是铁板一块!
    一个铁板一块的统治集团,一旦达成了共识,能迸发出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赵煦一直很注意这一点。
    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尽可能的和宰执们商量、解释。
    争取士大夫集团的认可,至少是默许。
    至于以文驭武对不对?
    这就见仁见智了。
    反正,在现代的列强,无不是文官统帅三军。
    作为暴力机器的军队,始终都被置于文官的统帅下。
    况且,大宋也不是没有武将的自留地。
    反正,在赵煦的理解中,枢密院相当于国防部,而三衙类似总参。
    剩下的封赏,赵煦就没再干涉了。
    几乎是都堂报什么,他就批什么,顶多做一些微调。
    于是,有功将帅的封赏很快就被拟定下来,并形成了文字。
    广西走马承受公事高遵惠,为客省使、岷州防御使,直接飞升成为横班,除了继续担任广西走马承受公事外,兼任安南道巡防使。
    这就是外戚!
    一切功劳,见者有份!
    何况,高遵惠确实立了功,而且很多人都给他说好话。
    所以,高遵惠的飞升,合情合理。
    直龙图阁、广西转运使苗时中,寄禄官升朝奉大夫,加龙图阁学士,为江淮六路发运副使。
    这就是高升了。
    江淮六路发运使司,是大宋天下最重要的部门。
    地位相当于明清两代的漕运总督!
    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关杞,加馆职直集贤院,并令入京述职。
    邕州知州苏子元,升为皇城使、襄州刺史,并从邕州士民之请在邕州立庙祭祀熙宁遇难军民,同时追封苏子元之父苏缄检校太尉,并纳邕州士民请,以‘苏缄庙颇有灵验’为名义,遣使封苏缄为邕州城隍,并告于南岳,并南岳主者施行。
    狄咏麾下的御龙第一将诸指挥,则皆拜遥郡。
    广西本地的几个土官,比如出力甚多的岑自亭、自带干粮的莫世忍等土官。
    则分别封左武卫大将军、羽林卫大将军、羽林中郎将等官,并命有司赐甲、带、仪仗、金印。
    嗯……
    这些在汴京城里,属于安置闲散宗室、待罪武臣的官爵。
    在广西、交趾地区,依然含金量十足!
    土官们就喜欢这个!
    尤其是,穿上山文甲,再配上金带,拿上金印。
    土官们可以连夜回家祭祖了。
    至于交趾当地的土司、豪族,则只是按照章惇等人的上报,落实了他们的官职,并赐给官印。
    这也足够了。
    他们要的,也只有这个。
    赵官家们认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