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给王安石的生日礼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打发走向宗良、高公绘,赵煦便半躺在坐褥上,闭着眼睛在心里复盘了一遍。
    “向宗良、高公纪出知明州、福建,应无太大障碍。”
    明年正月,蔡确就要落福建观察使的差遣。
    他本人自是想要回朝的。
    但是,赵煦不打算让其回朝。
    一个前宰相,而且还是一个对皇权唯命是从,同时忠心耿耿的前宰相。
    可是非常好用的!
    所以,赵煦已经计划好了。
    让蔡确和陈睦换一下,陈睦去福建,蔡确到浙江。
    当然,这是需要做工作的,得让蔡确心甘情愿的去浙江才行。
    好在赵煦在细节上,一直很讲究。
    自蔡确去了福建后,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赵煦就会派一個使者前去慰问、探望。
    同时,蔡确在京的家眷,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逢年过节有慰问,遇到生辰则有嘉奖、慰勉。
    其他人也差不多。
    像章惇的老父亲章俞,今年九十大寿,赵煦就亲自派人,送去了亲笔所写的贺文。
    想着这些,赵煦就记起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坐直了身体,将冯景唤到面前,同时屏退了左右。
    “大家,有何吩咐?”冯景等着左右都退下去后,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下个月江宁的王司空生辰,两宫可已选好了去道贺、赐物的使者?”赵煦问道。
    王安石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三日。
    只剩下一个多月了,而从汴京到江宁,顺流而下,中途不耽搁,一般也需要七日。
    所以,两宫那边,应该会在近几日选定使者,然后准备出发,为了赶在王安石生日前准时到达江宁,及时送上贺礼,所以一般都会提前半个月出发。
    赵煦记得去年的使者是十月中旬左右出发的。
    “回大家,似乎还没有选定……”冯景答道。
    “若两宫选定了使臣,汝要立刻告诉我。”
    “诺!”冯景点头。
    “若有人问,皇帝殿要委任谁为使者,汝便选童贯去。”赵煦又嘱托一句。
    “诺!”
    ……
    两天后,十月丁亥(初三)。
    永宁坊,旧虎翼军军营。
    这个昔年,足足屯驻了两三千名虎翼军的禁军军营,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废弃。
    旋即成为了禁军家眷们的住宅区,数不清的低矮棚屋,迅速蔓延开来,将半个永宁坊,变成了一个嘈杂、混乱的地方。
    而在这个废弃军营的深处,曾经虎翼军的武库库房所在,却因为其特殊性,而一直有着一支禁军把守在此,而没有被周围的棚屋所吞噬。
    如今,这个当年的武库已被重新改造。
    变成一个又一个隔断开来的厢房。
    每一个厢房的门口,都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甲乙丙丁一类的房号。
    厢房内,则是一个个大通铺,每个通铺上都整整齐齐叠着被子,通铺前有着一根于房顶相连的木柱,柱子上挂着一个个布包,这些布包上都绣着文字:汴京新报。
    而在这些厢房的墙壁上方,则用着石灰,刷着一行行标语文字。
    童贯领着一个男孩,穿过一个又一个厢房。
    然后,他在一个厢房前停了下来。
    “进去吧!”他对跟着他的那个男孩道:“从今天开始,汝便住在这丙字二号房……”
    他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木牌:“这是汝的号牌。”
    小男孩接过那块木牌。
    木牌的正面,雕刻着汴京新报报童六字篆书。
    在其背面,则是他的名字与在这汴京新报的号码。
    高俅,永宁丙字第八号。
    这代表着他是汴京新报永宁坊分宿区的一名报童,同时其所在的厢房是丙子房,所睡的地方是第八铺。
    旁边则有着小楷写着:荐举人高敦厚,汴京街道司吏员,系高俅之父,确验三代无作奸犯科。
    叫高俅的小男孩懵懵懂懂的走进厢房,这里面的一切,都让他无比陌生,也让他心情忐忑。
    但,这个孩子有着超强的适应力和心理素质,所以他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是乖巧的拿着号牌,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厢房里的位置,然后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放到自己的位置。
    童贯只看了一眼,就转身对自己身旁的一个内臣吩咐了一句:“这孩子的情况,汝该知道了吧?”
    这内臣低着头道:“下官已看过卷宗了。”
    “嗯!”童贯道:“以后他便交给汝管教。”
    “若不合格,不必要通报某,直接清退便是。”
    “唯!”内臣颔首。
    童贯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今年的磨勘,某给汝一个中下。”
    这内臣,立刻欣喜若狂,连连道谢。
    在大宋的体制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