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赏要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就打下县城,开仓赈济。
    学那隋末的反王的作风!
    自然两宫知道后,都是非常担忧。
    上个月还特地下诏,命令鄜延路、环庆路、永兴军等地官府,严加围剿,还特旨命鄜延路专门抽调一个副将亲率边军精锐骑兵充作围剿的主力!
    不意,这王冲贼子,流窜到了秦凤路,还好死不死的碰到了去熙河上任的向宗回、高公纪手中。
    虽然两宫心知肚明,这向宗回、高公纪,撑死了也就是坐在后方,看着随行的熙河精锐大将们冲杀。
    但还是非常高兴!
    毕竟,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亲侄子,而且还都被议论过。
    现在他们却立下这样的战功!
    实在太给她们长脸了!
    两宫几乎立刻就说道:“快快将捷报送来!”
    赵煦则在旁边,趁机道:“两位国亲,居然在路上,就已经为国立功!”
    “可见,两位国亲实乃国家良臣也!”
    两宫听着,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粱惟简,将捷报送到两宫案前。
    两宫打开来,仔细看了一遍,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赵煦在旁边,也看完了捷报。
    他毫不意外!
    向宗回、高公纪的队伍里,可是有着一堆熙河路的战神!
    王文郁、阿克密、秦贵、李浩……
    都是在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骁勇大将!
    加上他们随行的骑兵和熙河来迎接他们的骑兵,足足四千多骑!
    别说是一伙流窜的作乱军士了,就是遇到辽主的皮室军、宫帐军也能战而胜之!
    所以,那个王冲算是倒霉,刚刚从环庆路的围剿里跳出去,一头碰到了正在吃着牛肉唱着歌打算去熙河种棉花的两位皇亲国戚手头。
    “太母、母后……”赵煦说道:“我记得,有司报告过那王冲作乱地方,杀官、盗库……实乃巨盗!”
    “两位国亲,竟一战而擒杀,尽杀、俘其党羽……”
    “真不愧是我朝大将子弟,名臣之后也!”
    “当重重褒奖才是!”
    两宫一听赵煦的话,心里面美滋滋的。
    当然了,嘴上两宫还是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小儿辈侥幸擒杀一盗贼罢了!”太皇太后云淡风轻的道:“不足为贺!”
    向太后也说:“向宗回只是运气好,算不得什么功劳!”
    “再说六哥已经封赏了他们美官,不可再赏!”、
    “免得天下人以为,母后和太母,任人唯亲!”
    然而,她们脸上的笑意和神色,却已经出卖了她们。
    赵煦道:“七八百人,聚啸作乱,横行州郡的盗贼?自古以来,何来这样的盗贼?”
    “这等巨寇、巨盗乃是国家之患!”
    赵煦严肃的,如同大人一样,看着两宫:“太母、母后,两位国亲,为朕擒杀巨寇,不可不赏!”
    “不然,赏罚不公,国将不国!”
    这是赵煦在现代,看了历朝历代、古今中外帝王的事迹,并研究了其中几位佼佼者的作为后,已经铭记在心的道理。
    对于军队,赏要快!
    前方捷报上来,准备好的赏赐就要立刻下发,不能拖延!
    可不能学太宗皇帝,吝啬那几个赏钱,最后把一辈子的名声都赔了进去!
    注:张海、郭邈山、邵兴起义是庆历时代,震动了整个北宋王朝的大起义。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为之惊惧,认为不从速剿灭,大宋就要吃枣药丸。
    这次起义的规模和破坏性都超过了后来的梁山水泊。
    而且,这是一支真正的义军。
    反倒是围剿他们的宋军,军纪败坏,杀良冒功!
    连宋庭自己的士大夫也不得不承认:官军……甚于盗贼!
    所以,请读者注意甄别。
    士大夫、皇帝的屁股是不会坐在平民百姓这边的!
    注2:王冲起义,是元丰七年在张海起义根据地商州再次出现的一次军士起义。
    军士起义是北宋时代的特色——一般情况下,北宋前中期农民暴动是小规模的,不会形成大的农民起义,所以在北宋,反抗的一般都是军士!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王冲起义在六月中旬在秦凤路被剿灭,根据之前的记录推测,王冲是跳出北宋官军包围圈后,在秦凤路遇到了北宋边军精锐。
    这里用了向宗回和高公纪。
    (本章完)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