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向太后:吾儿必可为尧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道:“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昌州刺史、知延州臣昌祚,恭问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没一会,便听着殿中,传来一个稚嫩但清脆的童声:“刘卿请入殿相会!”
    刘昌祚心中一惊,知道那就是他的少主,如今的天子了。
    有关这位少主的种种事迹和传说,在他脑海里过了一遍。
    刘昌祚就毕恭毕敬的持芴再拜:“臣谨遵陛下旨意!”
    在天子面前,文臣士大夫可以讨价还价。
    但武将没有这个资格!
    武将最多只有建议权!
    即使,他是正任官,也是一样!
    所以,刘昌祚对那些传说,选择全盘接受。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便恭恭敬敬的,持着朝笏,步入殿中。
    来到殿上,刘昌祚立刻持芴再拜,俯首请罪:“臣昌祚蒙大行皇帝信重,用为延州守城三衙管军,却不能知罪将张之谏之罪行!”
    “实乃罪该万死,伏乞两宫慈圣、皇帝陛下治罪!”
    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殿上的少主,却是忽地笑了起来。
    笑声清脆,但带着些豁达与豪迈!
    刘昌祚只听着少主道:“刘卿何罪之有?”
    “休说,那罪将张之谏,不过是跳梁小丑,以朕之见鄜延路上下官吏将佐,若知其罪,必不会与之为伍!”
    “便是鄜延路上下,皆与之串联,朕也相信,刘卿绝不会与之为伍!”
    对张之谏的处置,两宫、都堂自有决断。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但要说为了一个张之谏,就怀疑整个鄜延路,甚至盯上刘昌祚这样的正任武臣,那就是搞笑了,更是自己给自己捅刀子!
    别说赵煦在现代留过学,便是没有。
    魏武官渡之后为了稳定人心,尽烧上下大臣与袁绍书信的故智,赵煦也是知道学习的。
    刘昌祚听着,感动不已,连连顿首拜道:“陛下信赖,实在是叫臣……感佩五内!”
    少主虽然小。
    可方才说话时的语气,却让他莫名的感到了舒心。
    仿佛在和他说话的,不是一个八岁多的孩子。
    而是一个成年的君主,在对他的大将推心置腹。
    特别是少主说起‘即使鄜延路上下皆与之串联,朕也相信,刘卿绝不会为之为伍!’。
    这种信任,这种斩钉截铁的语气。
    对刘昌祚而言,不啻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因为对武将来说,天子的信任就意味着一切。
    没有天子信任的武将,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没有用!
    “爱卿请起!”少主微笑着说道。
    刘昌祚感激的起身,便又听到少主吩咐:“来人,给刘卿赐座!”
    这就更让他受宠若惊了。
    连忙谢恩再拜,但心中不免有了些狐疑。
    不是两宫听政吗?
    缘何自始至终都是少主在唱独角戏,两宫反而坐在帘后不发一言?
    刘昌祚哪里知道,此刻的帷幕内,两宫都已经笑开了花。
    特别是向太后,看着她的儿子,在殿中如同一个大人一样,熟练的和大将对话,还能使用上一些史书上帝王的技巧。
    这让向太后开心的都合不拢嘴了!
    “吾儿必可为尧舜!”
    现在,向太后对此,已经再无疑虑!
    她的孩子,必定可以为大宋圣主!
    开创出远迈父祖的功业!
    太皇太后虽然没有向太后这么高兴,但也很欢喜。
    因为她看着赵煦的表现,感觉自己将来青史之上大宋太任的评价,已经跑不掉!
    注:原本的历史上,六月份刘昌祚应该已经就任权发遣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但这里因为张之谏以及熙河选帅的事情,耽搁了,所以依旧是吕惠卿兼任鄜延路经略使。
    (本章完)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