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朕祈雨成功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赃所’。
    身处这等商品经济洪流的风尖浪头。
    除非是那等修持深厚,佛理精深的高僧。
    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经得起孔方兄的考验?
    何况,这大相国寺,虽然是皇家寺庙,清静之地。
    但其周围,却一点也不清静!
    鼎鼎大名的第一、第二、第三甜水巷还有小甜水巷,都在大相国寺周围。
    整个大相国寺,几乎被风月所包围。
    哪个大和尚,经得起出门就被莺莺燕燕包围的考验?
    于是,这大相国寺的僧人们身上,从来没有僧人的样子。
    除了殿宇中供奉的菩萨外,整个大相国寺上下,都充斥着铜臭。
    不过,赵煦懒得管这些事情。
    他的视线在和尚们身上一扫而过,然后就在御龙直以及礼部官员们的簇拥下,直入大相国寺的大三门。
    然后,赵煦就抬头看了看,这大相国寺最让人啧啧称奇的‘反宇’结构。
    果然!
    殿宇之上的瓦头,全部仰起来的结构,这个结构导致了整个大相国寺的殿宇瓦片,呈现出中间凹凸,四周高企的外观。
    于是,就连当年的建筑大师俞浩,也曾百思不得其解——每至其下,仰而观焉,立极则坐,坐极则卧!
    完全没有搞清楚这是怎么办到的。
    赵煦又看向院墙四周。
    并没有积沙的痕迹!
    于是他微微颔首,这是清汴司的功劳。
    在过去,汴河每年都要清淤,所以熙宁年间,大相国寺的院墙四周‘积沙及至屋檐’。
    而且,不止大相国寺如此,整个汴京城到处都是这样。
    于是一旦出现大风,则‘风吹沙度满城黄’。
    导洛清汴后,随着汴河淤泥被洛水冲走,再也不需要清淤。
    汴京城的市容市貌,为之一变。
    市民再也不需要吃沙子了。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因为李定的原因,清汴司被废黜。
    没几年,汴河就再次淤积。
    全城人再次跟着一起吃沙子。
    赵煦亲政后,不得不再搞一次导洛清汴。
    仅仅是这一条罪名,李定就该被流放!
    “陛下……”韩忠彦来到赵煦面前,请示着:“相关典仪,皆已于资圣阁中齐备……”
    “还清陛下移驾资圣阁!”
    赵煦点点头:“韩尚书请带路……”
    韩忠彦躬身一拜,便亲自为前驱,领着被御龙直护卫的赵煦,向前而去。
    大相国寺非常大!
    从大三门进入,越过二三门,就是一条不亚于宣德门前的御街的大广场。
    这里也是每月万姓交易之地。
    广场两侧,是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与仁济殿。
    这两个地方是平民百姓烧香祈福之所。
    继续向前,在广场尽头,是金碧辉煌的弥勒殿。
    弥勒殿中,高达数丈的弥勒佛金身塑像,微笑着迎接四方来客。
    穿过弥勒殿,又是一个大广场。
    其中遍栽着各种树木,遍栽着种种奇花异草。
    在广场两侧,有着文殊、普贤两阁,是汴京城权贵们烧香祈福之地。
    而皇室,自然是高卧于九重天的资圣阁。
    于是,资圣阁建在大相国寺最深处,也是这个第三广场的尽头。
    资圣阁是汴京城最高的阁楼,与朝云宫的登云楼并为汴京最高阁楼建筑(最高的塔楼则是开宝寺的大铁塔)。
    赵煦在韩忠彦的陪同下,步入资圣阁。
    一尊又一尊的黄铜铸造的罗汉铜像,便映入眼帘。
    赵煦面朝着这些陈列在殿中两侧的那一个个形象各异的罗汉雕像双手合十,拜了一拜。
    他拜的不是罗汉,也非菩萨,而是大宋真宗皇帝。
    资圣阁五百罗汉,皆真宗亲自遣使,从颍州迎入京城,并供奉在此的。
    号为护国罗汉,皇室传说,可保国祚,福佑万民。
    当然,赵煦知道,这些罗汉并没有保佑大宋国祚,更没有福佑万民。
    它们甚至无法保佑它们自己。
    靖康之难,金兵将这些艺术价值不可估量的皇室供奉塑像,全部捣毁、融化,然后带回了北方。
    但是,赵煦得让天下人相信,大宋确实受到了保佑。
    所以,对护国罗汉行礼,是理所应当的。
    韩忠彦等人,自然也都连忙跟着对这些罗汉礼拜。
    一直跟在身后的僧人们,趁机纷纷赞道:“陛下宅心仁厚,礼敬罗汉,佛祖必然保佑大宋国祚昌盛!”
    赵煦笑了笑。
    大和尚们不说话了。
    于是,在韩忠彦的指导下,赵煦走到了殿堂之上。
    礼部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赵煦要做的,只是来到这资圣阁的如来佛祖塑像金身之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