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和尚的反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以,这些只是遮眼法,表演给外人看的。
    同时也是一种舆论攻势,用来造势的。
    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乙酉日(30)的早上,赵煦正在用早膳的时候,石得一就来了。
    石得一凑到赵煦面前,低声奏报着:「大家,皇建院的明义大师,今日去见了秦国、鲁国太夫人……」
    赵煦听着,顿时微微眯起眼睛来,大和尚们终于忍不住出牌了!
    皇建院,是周太祖郭威旧宅改造而来。
    是郭威立国后,圣旨所建,用来给其枉死的妻儿祈福之寺。
    入宋之后,柴家子女,若是出家,皆会选择在皇建院。
    那位明义大师,就和柴家有关系——当然,她不可能是郭威的亲戚,也和柴荣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远房旁支而已。
    真郭威、柴荣的嫡系,早就既不姓郭,也不姓柴了。
    而是姓潘!潘美的潘!
    如今的崇义公柴咏册,不过是柴荣远支而已。
    而柴咏册与英庙关系颇为密切——英庙被立为皇子的时候,也是柴咏册被封崇义公的时代。
    那位皇建院的明义大师,则是柴咏册的姐姐。
    其是熙宁年间出家为尼,后因善佛法,而被高家延请回家,主持过高氏的祖庙,所以与那位太皇太后的生母,私交甚密。
    「还有呢?」赵煦问道。
    大和尚们,既开始走太皇太后的门路。
    自也不可能放过向太后家。
    石得一低声奏道:「孝严寺与洪福禅院的僧尼,也有出入向邸,拜谒赵国、韩国太夫人的。」
    赵煦笑起来,真是不出他的意料啊!
    孝严寺是杨业故宅,杨业战死,其子请改为寺。
    自从杨文广病逝后,杨家就一直在汴京居住。
    在这个过程中,杨家和向家,关系走的很近。
    因为这个缘故,向家人礼佛,常常会去孝严寺。
    一来二去,自和孝严寺的僧人,有了联系。
    至于洪福禅院?
    章懿李太后殡所,因此,成为李家的祖庙。
    庆历六年,洪福禅院遭了火灾,仁庙下诏择地重建,在其原址上赐建李家宅邸。
    重建后的洪福禅院,恰好和向家的祖庙毗邻。
    因此,洪福禅院的尼姑,与向家的命妇,关系很好,能在向家人面前说得上话。
    「还有没有?」赵煦继续问。
    石得一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如实报告:「此外,臣听说东水门外的觉照寺内,有僧人发现寺中陶毂的坟茔洞开,其中已空无一物。」
    「陶毂?」赵煦不太明白。
    「此太祖翰林学士也。」石得一介绍着:「为太祖写受周禅禅文者也。」
    「陶毂生前,曾指其首曰:此必戴貂蝉冠。」
    「如今,其坟茔之中,空无一物,连骷髅也没了……」
    「坊间由是传为笑谈!」
    赵煦听着,却是轻轻握紧拳头:「这些大和尚,还真是胆大妄为!」
    若在平日,这只是一个小事。不过是一则趣谈而已。
    但在现在,一个给太祖写受让禅文的翰林学士的墓墓门洞开。
    里面空无一物,连骨头没有了。
    加上,他生前曾信誓旦旦——我必戴貂蝉冠。
    结果非但没有混到貂蝉冠,死后连墓都被人盗了,骨头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个事情,又是发生在大和尚们的家里。
    在赵煦看来,这就是大和尚们的威胁了。
    石得一赶紧低头,不敢接话。
    「陶家还有人吗?」赵煦问道。
    石得一摇摇头:「不知。」
    「去找,找到陶毂后人,让他们去开封府状告觉照院,未能看护其祖坟茔,致祖宗坟茔被盗!」
    无论,觉照院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煦都必须雷霆回击!
    不然就会姑息养女干!
    ……
    这天下午,赵煦午睡起来后,就看到了孟卿卿的身影。
    「延长县君怎来了?」赵煦好奇的问道。
    「回禀官家,妾奉太皇太后旨意,来请官家去庆寿宫。」孟卿卿柔声回答着。
    「太皇太后为何请我过去?」赵煦问道。
    「太皇太后言,明日就要开经筵了,所以想请官家到庆寿宫,问一问官家的功课。」孟卿卿低头回答着。
    赵煦笑了起来,这倒是个好理由。
    「母后可在?」赵煦看着孟卿卿的眼睛问道。
    孟卿卿答道:「太后娘娘自也是在的。」
    赵煦顿时笑起来,忽然问道:「今日可有命妇入宫?」
    孟卿卿自不敢隐瞒,点了点头。
    「高家的,还是向家的?」
    孟卿卿垂首不语。
    赵煦懂了,高家和向家的人都有!
    而这就是大宋的宫廷。
    深居深宫,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后妃们,唯一能了解外界的渠道,就是入宫的命妇,特别是那些她们自己家里的亲戚。
    如此一来,就给了外戚勋贵们,影响朝政的机会。
    熙宁变法,外戚、宗室、勋贵家里的命妇,就天天在慈圣光献以及太皇太后耳边,说着王安石的坏话。
    积沙成塔三人成虎。
    王安石的形象,就在宫中变得狰狞无比。
    连向太后迄今都认为,王安石是女干臣。
    也就是碍于赵煦的面子,才会按照传统,每逢节庆以及王安石生日,遣使去江宁,赠送礼物、宣慰。
    而熙宁变法时期,王安石变法能稳步推进,不受宫中舆论影响。
    最大的缘故,也是来自后宫——慈圣光献虽然不喜欢王安石,甚至厌恶至极。
    但慈圣光献因为赵煦的父皇的缘故,始终压制着宫中舆论。
    老太后虽然不支持变法。
    但她严厉反对后宫干政!
    彼时的太皇太后,几次想要在宫中宴会发难,都被她压制。
    如今,大和尚们,也开始走这条通道。
    想要在宫中,施加影响。
    对此,赵煦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从床榻上起来,对孟卿卿吩咐道:「县君,服侍我更衣吧。」
    「诺。」
    ()
    免费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