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文彦博:当今天子,谋定而后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煦起身下拜,捏着鼻子恭贺道:“孙臣闻,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而我太母四月臣交趾,今再破西贼。”
    “以武功而论,章献明肃也远不如矣!”
    “以孙臣所见,便是历代以来,也无几人能与太母比肩!”
    “孙臣何幸,能有太母、母后保佑拥护!”
    “孙臣以为,当令宰臣,上尊号以张太母、母后垂帘之功!”
    被赵煦这么一恭维太皇太后如饮仙酿,连自己是谁,身在何方,都已几乎忘了。
    尽管,她其实自己心里面明白。
    无论是今年正月,命章惇南征交趾,还是如今的宋夏战争。
    她其实都没有做过什么有效的决策。
    章惇南征,是孙子劝说、游说的结果,过程中的决策、安排,也都是这个孙子和都堂宰执们商议下来的。
    她和向太后,只是点头同意、认可了而已。
    如今也是一样。
    可是……
    谁会在乎呢?
    事实就是,章惇南征,交趾臣服,是她和向太后垂帘时的事情。
    如今,这宋夏战争,也是在垂帘期间发生的事情。
    将来史书上,自然会为她涂脂抹粉。
    何况,官家不是认了吗?
    于是,太皇太后道:“官家之赞,老身惭愧啊!”
    “老身只愿将来到了永厚陵,面见英庙神灵时,能无愧于英庙托付便足矣!”
    虽然她心中,依然对诸司之事,可能产生的动荡与风波有所疑虑。
    但在这一刻,这位太皇太后已遗忘了这点小小的担忧,整个人都已沉浸在自身武功的迷醉中。
    赵煦在旁,近距离观察着这位太皇太后的神色,也看着向太后脸上忍不住洋溢的开心之色。
    “果然……”赵煦在心中想着:“这位太母与向太后,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
    真是和平圣母,她们也不可能稳坐后位。
    皇城之中,就没有圣母的生存土壤。
    “她们反战,她们主张和平,仅仅是因为没有信心罢了!”
    简而意之,就是反战败!
    ……
    太皇太后在福宁殿,陪着赵煦和向太后用了晚膳,才带着人,回转庆寿宫。
    送走太皇太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赵煦看向向太后,道:“母后,今夜儿臣去保慈宫陪母后说说话吧!”
    “儿臣也有好几天,没有到保慈宫就寝了。”
    向太后一听,顿时高兴起来:“好!”
    “六哥就随吾到保慈宫去吧。”
    于是,母子两人,在御龙直的簇拥下,从福宁殿西閤而出,经福宁殿的右昭庆门前往保慈宫。
    母子两人提着灯笼,走在深秋夜晚的宫闱中。
    “六哥……”向太后忽然蹲下身子,看向赵煦:“诸司之事,六哥是不是已经有了主意了?”
    赵煦点点头:“不敢瞒母后,儿臣心中已有了想法。”
    “嗯?”
    “且待儿臣到保慈宫,再与母后细说。”赵煦说道。
    向太后点点头,看着赵煦满眼柔情。
    这孩子,从四岁开始就被先帝带在身边,耳提面授。
    在元丰七年之前,他一直被先帝保护的很好。
    直到元丰七年的秋天,先帝身体不豫,才第一次带他去了集英殿,接受群臣朝拜。
    先帝更早早的安排好了辅政大臣,选了吕公著、司马光为师保。
    而这孩子也确实没有辜负先帝的苦心安排。
    自即位以来,上孝太母、孺慕她这个嫡母,尊重宰执,礼遇元老。
    同时,他本人还很有主见,分得清主次。
    无论经济还是军事,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
    而且,在实践中已证明,他常常是正确的。
    尤其是章惇南征交趾,向太后如今已经知道,正是这个孩子的一系列政治安排,才让南征进行的那么顺利。
    所以……
    这次也是一样吗?
    “好!”向太后轻轻握着这个孩子的手,心中既有着怜爱,也有着心疼。
    这孩子少年丧父,很没有安全感,她记得,最初在庆宁宫见到他的时候。
    当时,他脸色苍白、身形消瘦,见到她就扑在怀中,喊着母后。
    如今,虽已渐渐长大,人也壮实、高大起来。
    但,向太后明白,这个孩子依然和当初在庆宁宫见到的那个孩子一样。
    他依然在害怕着一些东西。
    所以,他才会在太皇太后面前,放下手段,效彩衣娱亲之法。
    也就是在她面前,这孩子才多少展现出一些自我和真性情来。
    “六哥记住,母后会一直在六哥身边支持六哥的。”向太后低声道。
    “嗯!”
    “儿臣知道!”
    “待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