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只有胡及受伤的世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汴京新报,是不是可以?”
    赵煦想了想,对石得一道:“发是可以发,但要注意,别牵连太多,暗示一下,告诉别人就可以了。”
    李雍案到现在,真想知道的,其实也都知道了真相。
    因为傅尧俞和安惇其实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除了胡及、孙升等人背后的大佬的名字没有被拔出来外。
    其他细节都已经清清楚楚。
    根据傅尧俞的奏报和安惇审出来的口供。
    这个案子在一开始,其实是个典型的葫芦案。
    胡及在一开始其实也没有想拿来扳倒蔡京。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纯粹是卖个面子给那位同年段处约。
    只是,一则当时章惇在盯着这个案子,胡及不好明目张胆的弄权——案子审完,是要报给都堂复核的。
    二则,下面的胥吏虽然拿了钱,但他们也发现了李雍很有钱,所以就想搞点钱花花。
    所以,案子就拖了下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案子拖延下去,迁延日久,变数越来越多。
    首先是胡及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随着章惇南下,李雍案脱离了都堂的监管。
    胡及忽然发现,他似乎可以利用这个案子做点什么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胡及和蔡京,发生了一次严重冲突。
    因为汴京侵街案爆发了。
    蔡京在上书朝廷的时候,将侵街问题屡禁不止,甩锅给了开封府判官李士良和开封府推官胡及这两个左右手。
    认为是李士亮和胡及未能严肃法度,纵容侵街。
    偏偏李士亮后来在张吉一案里立下了功劳,宫里面传出了声音,说什么赵煦把李士亮的名字记在了御前的屏风上,日后要大用!
    这让胡及产生了危机意识。
    加上盯着开封府里面的萝卜坑的人越来越多。
    胡及害怕自己被赶出开封府。
    这个时候,胡及发现了,这个同年好友段处约请他照顾的案子,好像有搞头。
    于是,他就开始了他的操作。
    一开始,他也不是为了扳倒蔡京,纯粹只是想给蔡京添堵。
    所以,才写了那个‘我要我认为’的判词。
    然而,这个时候,原本看似老实巴交的李雍,却忽然一纸诉状,上诉到了大理寺,大理寺还接受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胡及才发现了,还有另外一批人也盯上了这个案子。
    双方正式合流。
    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开封府、大理寺的胥吏们,为了搞钱,在其中进行了许多骚操作。
    包括,那些被抹掉的文字,都是这些人的杰作。
    但胡及他们发现后,却非但不害怕,反而很高兴。
    因为,这个案子越荒诞,一旦捅开,舆论影响也就越大。
    更有利他们对付蔡京。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就在心里叹了口气。
    “国事艰难呢!”他在心中悠悠叹着。
    这就是大宋!
    文官们点满了内斗的天赋。
    无论新党、旧党,找到机会就想斗一斗。
    而且,一个个胆子都大的很!
    主观能动性也非常的强!
    当然,这个锅,赵官家们也份!
    自真庙以来,历代官家,将大小相制,异论相搅的神功练到了极致。
    在大臣们中间,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纵容攻击。
    所以,文臣们实际上是被鼓励这么做的。
    这是孙升、刘奉世的处理力度这么轻的原因——处罚的重了,以后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咬人了。
    同时也是胡及能活命的另一个原因——你选的嘛!偶像!
    至于这个案子,孙升、刘奉世他们扳倒蔡京是想给谁铺路?
    赵煦其实心中有答案的。
    因为他虽然不知道,在他上上辈子,是否也发生过李雍案,但他知道,在元祐元年接任蔡京的权知开封府是谁?
    吕大防!
    倒不是说赵煦怀疑吕大防参与了这个事情。
    这种事情,打死赵煦都不相信吕大防会参与其中。
    吕大防这个人,只有被人道德绑架的份,哪里有做这种事情的水平?
    他要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被刘挚绑架了。
    可问题是……
    这是在大宋啊!
    一个文官在政斗上主观能动性爆表的朝代。
    自庆历之后,随着朝野撕裂,大批的激进派文臣,为了干掉一个他们眼中‘窃据要职、祸乱国家’的奸臣,并将一个‘可堪天下之臣,救时之宰相’拱上去,而自发的开始做事的,一批接一批,从来不绝。
    王安石就是被这些人拱上去的。
    同样,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的司马光,也是这些人拱上来的。
    什么?
    相公不同意?
    没关系!
    我们又不是为了相公,我们是为了天下社稷!
    兄弟们,冲就是了,欧力给!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