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辽国采购团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于是说道:“太母、母后,不如命交子务,先各印一套,看看效果?”
    两宫颔首点头。
    于是,第二天,沈括、李宪再次入宫,将他们印好的三套不同面值的交子,送到了御前。
    这一次,有了实物对照,选择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套不同风格的交子,一摆到眼前,那一套好看,那一套不好看,一目了然。
    赵煦和两宫,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花草山水为面值的那一套交子。
    这既是因为,这一套交子铜版,印出来的交子更好看,也是因为政治上的考虑。
    花草山水,总比城市、官员,更易被朝野所接受。
    这样,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赵煦命沈括、李宪回去先印个一百万贯储备起来。
    至于,剩下的两套铜版,也不必融化。
    留下来,还是有用的。
    说不定明年的新交子能用到呢!
    送走李宪、沈括两人,两宫就拿着放在她们面前的交子,赏玩起来。
    她们都很喜欢这些交子,主要是色彩很丰富,有些色彩甚至前所未见的。
    哪怕是一贯的交子,主色虽然是青,但绘制的图案上,还是有着不少粉色和红色的痕迹。
    而面值最高的五十贯交子,色彩就更鲜艳了,出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颜色。
    这是自然。
    赵煦可是将他在现代,学到的涂料、颜料调配技术对沈括倾囊相授。
    而这些色彩的上色,自然都是人工后期添加。
    丰富的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自然不一样。
    赵煦相信,辽国人也会喜欢这些交子的。
    商贾们也会喜欢它们。
    ……
    和赵煦想的差不多。
    北方边境上,辽国使团,正在通关。
    这已经是去年五月以来的第八波入境的辽使了。
    这一次的正使是辽国奉国军节度使耶律琚。
    为了争得这次出使机会,耶律琚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靠着耶律迪烈和萧秃纳等人的支持,才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得到了这次出使的机会。
    “三百万贯……”
    只是想着,马上就能在汴京城看到那三百万贯交子。
    耶律琚就心潮澎湃。
    辽国上下,自从知晓了,以后每年都能从南朝搞到三百万贯的花销后,上上下下都是迫不及待。
    特别是北院的贵族们,现在都已经摩拳擦掌,就等着交子到手,然后就在南朝买买买了。
    天子后宫的诸妃,更是已经开出了采购清单,要求他拿到交子后,按照清单直接从汴京城里采购,然后带回上京。
    从皇后到妃子,每个人都拿出了大同小异的采购要求。
    她们想要的东西,林林总总,数以百计。
    从精美的瓷器,到昂贵的蜀锦。
    甚至就连日常用的胭脂水粉,她们也想从汴京采购——大辽妃嫔们感觉,燕幽之地的胭脂水粉,不如汴京的胭脂水粉养人!
    而天子,对他的爱妃们的要求,有求必应——十几万贯而已,洒洒水啦!
    后宫诸妃得了允诺,北院部的贵族们,自然也不会客气。
    于是一个个都拿出了自己的采购清单。
    北院贵族们的爱好与兴趣就多了。
    他们才看不上,后宫妃嫔们的那些庸俗之物!
    他们喜欢的东西很多很多!
    比如说,作为贵族,怎么能不学点茶?
    既然要学点茶,那么,最好的建盏和最好的茶叶,就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北国苦寒,粮食主要都得用来食用。
    所以南朝的美酒,特别是名动天下的羔羊酒,就成为了北国贵族们的最爱。
    什么?你说一角就要百文甚至数百文?
    我们喝不起,还是怎么着?
    买!
    各部贵族,层层加码之下。
    他们采购的商品价值,也跟着突飞猛进。
    即使是在上京城,只是粗粗估计,也在百万贯以上了!
    但大辽天子阔气,大手一挥——全部允准了!
    朕有的是钱,诸卿尽管买!我大辽盛世,天下太平,自当与卿等同享!
    于是,五院部和六院部的权贵们,纷纷高呼万岁。
    哪怕是曾经因为耶律乙辛,而和皇室离心离德的那些人,也都纷纷再次团结在大辽天子的面前。
    所以,这次耶律琚多了一个‘南朝采买使’的头衔。
    这个头衔甚至是耶律琚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买买买!
    替天子诸妃,替五院部、六院部的大人物们,替各宫帐的大王们……买买买!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以后,四季都会有人南下采购。
    于是,这一次的辽使队伍,无比庞大!
    除了耶律琚这个正使外,还有七个副使,三十多个带着‘采买使’的贵族。
    此外,为了表达诚意。
    辽国人这次也是大出血了。
    使团之中,光是作为礼物,赠送给大宋天子,作为登基一周年贺礼的战马,就足足有着八百匹!
    历代以来,辽国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送马给南朝。
    耶律琚不会知道的,在他入关的时候。
    瓦桥关内的商贾,就都在看着他。
    然后,无数人开始骑上快马,向着汴京出发——财神爷来了!大家都准备好啊!
    等到汴京城,知晓辽使入关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二月的癸未日(24)了。
    四天时间,从瓦桥关跑到汴京。
    只能说,金钱的魔力是无穷的。
    旋即,整个汴京城的所有商会,都开始摩拳擦掌。
    这可是汴京城中,期待了数个月的饕餮盛宴。
    别说是商贾了,便是外戚勋贵们,也都坐不住了。
    三百万贯!
    这可是三百万贯的大买卖!
    况且,北虏买东西,难道花光了钱就不买了吗?
    笑话!
    往年,北虏在榷市采购,那可不仅仅是将大宋每年给他们的岁币都给花光了,还自己掏出了好多金银来采购。
    于是,所有人都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想办法。
    而汴京人的办法,素来很多。
    很快,就有聪明人,想出一个主意——他们租下了都亭驿附近的邸店,然后在这些邸店门口,摆上了他们家的货物,还打起了鲜艳的招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