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司马光:知我者,陛下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苏轼只是文章有名,实际官职并不高。
    其他制科出身的,可起码都是待制,宰执也不少啊!
    就按制科的下限苏轼的标准来选才。
    几个人敢报名?谁又敢随便举荐?
    最要命的还是司马光给十科取士定下的那些名目。
    ‘行义纯固可为师表科’——以制科的要求,取中的人,那就必须是可堪天下道德楷模与表率之人。
    而在天下人眼里,符合这个条件的,都在史书上。
    不说堪比周公、孔孟,最起码在私德上得堪比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人。
    您这是在选圣人吗?
    还有就是那个‘智勇过人可备将帅科’,将帅两个字看到了吗?可备看到了吗?
    这就将这一科的取士方向,限制在了拥有将帅之才的年轻才俊上。
    可问题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将帅基本都是天赋加时间的沉淀历练出来的。
    真正有将帅才干的都不年轻,年轻的都不具备将帅之才。
    真以为霍去病、岳飞这样的人,是地里面的萝卜?只要想要,就能往外长?
    所以,司马光的这个十科取士,注定是笑话,不可能选拔出什么人的。
    那问题来了,能不能降低标准呢?
    答案是不行!
    至少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不行。
    因为,元祐时代的司马光是旧党赤帜,绝对正确的人物。
    任何敢于质疑司马光的人,都将被旧党激进派打着他的旗号,一拥而上围攻到死。
    宫中的太皇太后,也见不得任何说司马光不对的话。
    而司马光在一开始就已经说明了,这十科取士法是要干嘛的——孔门以四科论士,汉室以数路得人。
    都是要选出来,充任关键岗位,作为未来宰执、大将的后备人才的。
    是要继承他司马光事业的年轻才俊!
    所以,没有人敢动。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
    赵煦摩挲着双手,低声感慨起来:“司马相公是个好人呐!”
    “这份大礼,朕就笑纳了。”
    十科取士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名义。
    拿着司马光当梯子,撬开科举制度的门。
    有了这个名义,将来好多事情就好办了。
    旧党想要反对,就丢出司马光的十科取士法——司马相公都说要改革的事情,你们居然敢反对?
    “等司马光病危,朕将亲临慰问!”赵煦轻声说着。
    “让文彦博、司马康、吕公著来当见证……”
    “见证朕就是司马光认可的成王,大宋希望与良心!”
    “如此,谁反对朕,就是反对司马光,就没有良心!”
    这样想着,赵煦就笑起来了。
    ……
    司马光卧在床上看着被拿到他面前的天子批示。
    他看着那纸上端端正正的馆阁字体,不禁老泪纵横。
    “知我者,陛下也!”
    司马康在旁边,悄悄的瞥着那纸上的文字。
    却见上面的御笔写着:维予小子,不聪敬止;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司马康知道,这是来自于诗经之中的两句话。
    分别典出诗经成王作祭时的两篇诗文。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出自《敬之》是成王在太庙中表示自己将认真学习做一个明君,并请求大臣们监督时的话。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则出自《良耜》,是成王在庆祝丰收的喜悦的时候,对大臣们表示自己将会继承先王之德,延续古代的美政,造福天下。
    两者相加,其实就是对他父亲的承诺与认可!
    难怪老父亲会如此激动!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