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提议增加宰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皇太后颔首:“正是如此!也正因如此,老身和太后才一直无法做出决定。”
    两宫当然绝不会让人轻易看出她们在执政任命上,已经有了分歧。
    赵煦听着,点点头,感慨道:“皇考留下的能臣干臣,竟是如此之多!”
    “是呢!”两宫点头,纷纷说道:“诸卿皆乃一时才干之选,但东府却只有一个执政空位,不知如何抉择呀。”
    赵煦微笑着,给出他的方案:“太母、母后,何不将章相公空出来的那个执政之职,一分为二?”
    “这样都堂就可以进二贤了。”
    两宫听完就对视了一眼。
    她们倒不是没有想过,将目下都堂的执政扩编。
    让执政带职,从中书省左右丞带门下省门下侍郎,拆成多执政。
    通过增加宰执数量,分担政务,以此渡过垂帘时期。
    只是,此事说易行难。
    历代以来都是有制度的,在过去大宋实行的事三相两参、两相三参之制。
    元丰改制,虽然废除了这个传统,但东府的人数大体保持了五人。
    如今,若是将执政的带职拆成一个个独立的执政。
    这必然让执政数量突破过去的限制。
    也会让东府的萝卜坑变多。
    执政与宰相的数量对比,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两相四参,这是大宋从未有过的事情。
    两宫虽然在听政前,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政治经验,但她们的本能抗拒着这样的变化。
    虽然说不清为什么?
    但隐隐约约觉得这样做似乎不对。
    可能会打破平衡,引发一些不可预测的后果。
    赵煦看着两宫的神色,不动声色的道:“就是这样一来,东府就该有六位宰执了。”
    “集议之时,若两方对峙,人数相当就很容易僵持。”
    两宫眼中闪出惊讶之色。
    她们终于自己在担心什么了?
    东西两府八位宰执,集议的时候,一旦形成两派僵持,就会造成四比四的无解局面。
    一旦这样的局面,多次出现,那么,皇权就只有一个选择——将所有人全部罢免!
    一旦如此,双方也就不死不休了。
    有重演唐代牛李党争的可能!
    “六哥说的是呢!”向太后喃喃自语着。
    太皇太后也颔首道:“官家所言甚有道理。”
    赵煦道:“那便再增加一位执政?”
    “中书省事务繁忙,增加一位中书侍郎,或者在枢密院增加一位执政名额,如此或可解此烦恼。”
    两宫听着,都皱起眉头来了。
    这样一来,都堂东西两府的宰执数量就要达到九人了。
    九为数之极啊!
    会不会有些犯忌讳?
    这对两宫来说很重要,因为她们都迷信。
    “官家,老身和太后再想想……”良久,太皇太后说道。
    “嗯!”赵煦点头。
    他也没有指望,可以一次就说服两宫。
    他纯粹是来放风的。
    告诉朝野大臣,他有心扩大都堂编制。
    这是胡萝卜,由不得那些文官不动心。
    同时这个事情只要办成了,那么新晋的宰执,会感谢谁?
    此外,都堂宰执人数的增加,实际上会稀释宰执们的权力。
    这有些类似那个现代的童谣。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权力就是这样的,瓜分的人越多,每个人享有的权力就越小。
    但权力不会凭空消失。
    宰相手里的权力小了,皇帝的权力自然就大了。
    明天开始应该可以恢复三更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