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决战(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年十二月,汴京新报还专门刊载过东坡肉、红烧肉等多种猪肉烹调方法。
    他南下后,还在恩相王安石那里吃过王安石亲手做的登州鱼烧肉。
    那一道菜,就是苏轼的最新发明。
    因此,苏子瞻在士林之中名声,渐渐的向着一个厨子靠拢。
    本来,这应该是恶名。
    天下士大夫,会避之唯恐不及。
    就像旧年,曾有御史提议,在宫中用罗江犬来守夜,然后就被人称作‘狗御史’,从此名声大坏!
    但偏偏,宫中有传说,官家在听说了此事后,据说非常开心,与左右言:朕闻赵韩王(赵普)曾曰:治大国如烹小鲜!今苏轼以道入厨,假以时日,必为名臣!
    官家都出来背书了。
    谁还敢在这个事情上挑刺?
    至于什么君子远庖厨这样的士人禁忌,很快就在舆论上,被人洗白了。
    而且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一起出手洗白的。
    汴京义报帮苏轼好理解。
    毕竟,张方平和苏轼兄弟的关系,天下皆知。
    那汴京新报也出手,就实在是耐人寻味了。
    特别是汴京新报上的解释——知登州苏公好厨,人以为君子远庖厨,孟子之教!苏公或有失士人之风也。
    然,孟子所以远庖厨,乃‘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
    苏公可曾杀鱼?苏公可曾宰猪?
    既不曾宰杀,自然不违圣人之教。
    这篇报道,章惇是记得很清楚的。
    所以,当时他还注意了一下苏轼在登州的所作所为。
    于是,知晓了苏轼烧肉、煮鱼都爱放糖的细节。
    如今,想着蔗糖,他就难免想起了这些往事。
    同时自然想起了,汴京城中渐渐风行的各种烧肉方法。
    糖和海鱼干以及各种烧肉仿佛,正在快速成为汴京城各色酒楼、吃食店里的新宠。
    一切都被他串联在一起。
    “官家打算将来在交趾主种甘蔗吗?”他想着。
    交趾之地,炎热多山。
    偏又降雨频繁,暴雨常有。
    所以产出少,素来被视为不毛之地。
    不止是交趾,其实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在内的整个岭南地区,自古都不怎么受重视。
    广南东路,也就最近二三十年,才因为广州市舶司开港以及韶州岑水场的缘故,慢慢被重视起来。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章惇正看着册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帐外传来了脚步声。
    “经略相公!”是狄咏的声音:“交贼营中有异动,贼人可能要突围了!”
    章惇回过神来,立刻起身,走出帐外。
    此事,整个军帐中的宋军,都已经起身。
    章惇看到,在御龙直的营帐中,一个个陶罐都已经被人搬出来,放到了板车上。
    御龙直招募的土人侗丁,则在忙着给这些魁梧的巨人,穿戴甲胄。
    鲜艳的凤翅盔,戴到头上,盔顶的凤翅哪怕在黑暗中也格外显眼。
    而被朱漆涂满了每一片甲片的山文甲,更是仿佛夜明珠一样。
    当这些御龙直穿戴整齐,他们的魁梧高大的身材,加上那为特制的华丽战甲。
    在战场上,仅仅是出现,就足以让所有敌人都知道——这里有大鱼,像他们冲准没错!
    历史上,敢这样在阵前炫耀自己,而无惧被敌人围攻的军队,有且只有一支——大唐天策上将李世民所统帅的玄甲军!
    章惇看着这些御龙直,在燕援的率领下,列队整齐,整戈待发。
    然后他就看向其他地方。
    此时此刻,整个宋军营垒,人声鼎沸。
    御龙第一将的诸指挥们,都已经整队完毕。
    在更远方,延绵的营垒,也变得火光耀天。
    黑暗中,似乎有着无数骑兵,在来回穿梭,传递着信息和情报。
    而在宋军营垒的对面,即使相隔至少十余里。
    交趾人营中的火光,也已经肉眼可见。
    显然,他们确实要准备突围了。
    “经略相公!”狄咏在章惇身旁,等了许久,没有等到指令,忍不住请示:“请相公下将令!”
    章惇看向狄咏,沉声道:“本官文臣也,统兵作战,乃总管之责!”
    “本官不会干涉总管一切指挥!”
    他抬起头,望向交趾人的营垒:“本官只要贼首李常杰!”
    “无论生死!”
    李常杰,是他此番南下的最大目标。
    无论是斩杀,还是俘虏。
    都要得到他!
    用他的首级,祭奠苏缄以及当年死在交趾人屠刀下的钦州、廉州、邕州军民。
    也用他的首级,震慑四方。
    更用的首级,筑成他章子厚宰相之路的台阶。
    狄咏诧异的看向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