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城管祖师爷(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隔日,丙子(20)。
    福建闽清县县令徐寿改宣义郎,以寿在闽清,善抚百姓,能安商贾故。
    这是从选人,直接跳进了京官。
    而且跳了三级,直接就是从八品的宣义郎。
    自然,这只能是蔡确保举的结果。
    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知应天府王益柔卒。
    殿前司马步军都承旨上书言:奉圣旨,拍试陕西、河东等路集教保甲并营田弓箭手都教头等马步射事艺,今已拣选得马步射等俱佳者一十八人,乞依故事,许入京并至君前呈试。
    诏:从之。
    这是向太后争取来的。
    也是赵煦插手基层军事人事的开端。
    在大宋,皇帝之所以能在士大夫话语权空前高涨的现在,依旧可以圣心独断。
    靠的就是,皇帝本人完全垄断和把持了文武官员的上升通道。
    碍止法下,一切文武官员的磨勘,都有天花板。
    文臣选人改京官,京官转朝官,朝官升待制,待制拜宰执。
    都需要皇帝特旨!
    武臣也是一样。
    小使臣改大使臣,大使臣拜遥郡,遥郡转横行,横行拜正任。
    都是皇帝亲除,人臣不能干涉。
    而且,相较于文臣,在武臣方面,大宋皇帝的遴选更加细致。
    很多不入品,但已经展现出一定特长,有着名将胚子的武将,都可能在其改小使臣之前,就有机会,被引荐到御前,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
    这就是呈试。
    天下州郡的优秀武臣,甚至是保甲户、弓箭手这样的预备役军队里的教头、指挥。
    都有机会,通过战争、校阅等途径,被有司选中,从而来到汴京,到御前展示技艺。
    一旦表现的好,入了皇帝之眼,那就从此可以火箭式提拔了。
    而且,因为武艺这种事情,特别是骑射。
    会就是会,行就是行,骗不得人。
    所以,呈试中发现人才的概率很大。
    历代以来,都有名将,从中被简拔出来。
    自然,历代以来,都很重视呈试。
    每有呈试,无论皇帝多么忙,都必然亲临,亲试。
    以选中人才,从基层开始培养。
    现在的殿帅燕达,就是从呈试中被发掘出来的代表。
    本来,赵煦是不可能这么快就可以亲临呈试的。
    庆寿宫那边,一直找着各种借口,拖延着这个事情。
    但现在,向太后不想拖下去。
    于是,借着殿前司的上书,这个事情被敲定了下来。
    日子也选好了。
    六月丁酉(十一)。
    届时,河东、陕西等路,选拔出来的十八名步射骑术都精湛的低级武臣,将在赵煦面前,表演步战、射术、骑术。
    老实说,赵煦觉得,这个呈试的表演性质远大于实战。
    在他的记忆里,就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好多东西,都是实战里不可能使用的。
    但现在,就连武举比的也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也就汴京武学里,能有些系统性的军事理论教育。
    就这,还是多亏了已故的宰相曾公亮——这位宰相,曾在仁庙时期主持编修了《武经总要》,并在其担任宰相时,将其作为武学的必读书目。
    所以,勉勉强强,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
    等到明年,找机会扩大武学规模,将之改成近现代的军校模式,才能真正的批量教育、培养和选拔军官。
    至于现在?凑合着吧,先把爪子伸进军队,在陕西、河东拥有第一批亲信再说。
    赵煦正想着,殿外传来了郭忠孝的声音。
    “官家,驾部员外郎臣种民,已至内东门下,乞陛见。”
    赵煦点点头,随口道:“带他至紫宸殿,朕随后便来。”
    “诺。”
    ……
    巳时刚到,贾种民就在通见司的官员的引荐下,到了内东门下的小殿候见。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父祖嘴里的神圣之地。
    这里是大臣入宫候命之地。
    同时,也是天子宣麻拜相之所。
    但,小殿看着却很简单。
    不过是一個简单的小院子罢了,院子里种着几颗柏树,郁郁葱葱。
    此时,正值盛夏,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
    贾种民坐在一条小木墩上,想起了先帝时的一个典故。
    熙宁时的殿帅宋守约,值守禁中的时候,每到夏天,便会组织禁军,在宫中到处抓知了。
    但凡有人负责的地方的知了,没有抓干净,让这位殿帅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那么这个人肯定会被重责——通常是皮肤开花。
    先帝听说了之后,就特意找宋守约问——卿,何故如此苛责将士?
    宋守约回答: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