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寿宴(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夜幕徐徐降临。
    后苑中的宫灯,一盏接一盏的被点亮。
    没有多久,整个后苑,就变成了灯海。
    很快,就连内池沼中,也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烛光,随波而动。
    赵煦站在太清观的阁楼上,远远的望着后苑的内池沼。
    那是数以百计的船灯,正在被人放流。
    赵煦知道的,这是宫中的宫女和低级内臣们,正在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放流出去。
    “大家,三位县君,已将延春阁打扫干净了。”刘惟简悄然来到赵煦身后,低声禀报着。
    “哦!”赵煦回过头来,看向比上次又苍老了几分的刘惟简,柔声道:“辛苦老钤辖了。”
    “不敢,这是老奴的本分。”刘惟简低着头答道。
    赵煦笑了笑,便看向了跟在刘惟简身后的三个少女。
    文熏娘、狄蔷还有孟氏女,当即就盈盈一福。
    赵煦道:“三位县君,随朕一起,去给慈圣光献皇后磕头吧。”
    太清观是供奉历代去世皇后遗物之地。
    其中的延春阁就是赵煦的父皇,专门给慈圣光献皇后辟出来的遗物供奉之所。
    他在世时,每每心情不好,就会来此看看慈圣光献的遗物,看着供奉于此的慈圣光献遗物发呆。
    而赵煦的父皇,在慈圣光献去世后,就已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根据赵煦上上辈子所知,,他在中风瘫痪前,专程来过这里。
    所以,延春阁实际上也就成为了赵煦的父皇生前最后的活动之地。
    赵煦一直想要来这里看看,看看这个他父亲生前最后来过的地方,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机会,今天趁着太皇太后圣节,才终于被两宫遣来此地,带文熏娘三女来瞻仰、朝拜慈圣光献的画像。
    步入延春阁,赵煦就看到了,慈圣光献的画像,被供奉于阁中。
    画像上的慈圣光献,身服翟衣,头戴凤冠,端坐于上,慈祥而温柔。
    画像两侧,有着曾巩撰写的挽辞。
    其词曰:山河德履孚潜显,江汉仁风被迩遐……
    又曰:祖烈鹰扬终食冀,家声泉涌旧兴谯……
    赵煦走上前去,恭恭敬敬的跪倒蒲团上,认认真真的对着画像叩首而拜,道:“曾孙煦恭拜慈圣光献皇后神灵。”
    礼毕,他站起身来,接过刘惟简递来的信香,点燃后插入香炉。
    在他身后,文熏娘三女恭恭敬敬的磕头再拜:“臣妾等恭拜皇宋慈圣光献皇后神灵。”
    做完这些事情,赵煦就带着人,恭恭敬敬的退出了这延春阁。
    两个慈圣光献生前重用的老女官,从阁中出来,恭恭敬敬的将閤门关上。
    赵煦看向文熏娘、狄蔷以及孟氏女。
    “尔等记住,往后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来此上香。”
    “诺!”三女似懂非懂。
    赵煦知道,走完这道程序后,三女都算是未来的赵煦后宫妃子了。
    这是封建礼法的一部分。
    拜了祖宗了,就是我家的人了。
    从太清观下去,两宫派来的人,已经在太清观下提着灯笼等着了。
    “粱惟简。”赵煦招招手。
    粱惟简立刻提着灯笼近前来:“大家有何吩咐?”
    “命妇们都入宫了没?”赵煦问道。
    “一早就都从宁阳门入宫了。”粱惟简微笑着回答。
    “嗯!”赵煦道:“摆驾玉华殿。”
    “诺。”
    ……
    玉华殿,熙宁四年始建,乃为帝后游乐之所。
    所以规模并不大。
    不过一山亭、一閤(凤翔閤)、一殿(基春殿)而已。
    赵煦到的时候,玉华殿外的露天花苑,已被来朝的命妇们,挤得满满当当。放眼望去,皆是翟衣花冠,霞披翠珠的县君、郡君。
    当赵煦在御龙直们护卫下,进场的时候,所有命妇,纷纷上前,在道路两侧盈盈一福:“臣妾等恭迎官家升殿。”
    赵煦没有回应,只是带着人一路向前,到了基春殿前时,守卫在此的御龙骨朵直的禁卫们,便将一面面用绛帛制成的黄旄仗,在殿前的台阶上次第张开,视角效果一下子就拉满了,气势更是颇为不俗。
    有那么一点,现代国家元首检阅仪仗队时的味道了。
    这是鸣仗仪式,唐代天子正衙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宋之后,随着日朝制度罢废,赵官家们不再坐衙,鸣杖礼自然也就没有了。
    但元丰改制的时候,又将其复活。
    不过,依旧很少使用。
    一般只有每年文德殿的正旦大朝,才会启用全套的鸣杖礼。
    那是一個很恐怖的规模。
    单单是作为绛引幡的旗帜,就需要数百面,分为五个不同的仪仗队伍。
    最少都需要一千多名禁军来组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