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茶颜悦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何况,前时相公,已上行仁修德十事,朕阅之,深以为然,已命有司施行!”赵煦说道:“想来,待诸般条贯施行之时,上苍必降甘霖,以泽苍生!”
    对于天灾,大宋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打法。
    这套打法既能忽悠老百姓,又能缓解社会矛盾,还能多少让底层有些希望。
    其名字一般叫XX十事、八事。
    其一般以释放轻罪刑徒、减重罪犯刑期,打击盗匪与招抚盗匪并行,赈济受灾、减免税赋等等为核心。
    这次,吕公著端上来的,就是全套餐。
    一方面,释放各地在押轻罪犯,并减少重罪犯的刑期。
    同时,命各路严肃辖区盗匪,对于那些‘谋杀、强盗杀人’等元凶,务必重拳出击。
    并对一些影响比较恶劣的凶犯,勒令地方守司,务必限期擒获。
    同时也给出路,盗匪中只要肯自首的。
    那么,只要不曾杀人者,皆可减等治罪。
    并令受灾州郡,上报损失,朝堂分遣御史去视察,然后综合损失,进行赈灾。
    一共是十条措施,所以称为‘利民十事疏’。
    吕公著的这些措施,看着是老生常谈,实则却是很有效的办法。
    因为啊……
    在大宋像汴京城这样,百姓们敢于打官司,愿意打官司,且不怕打官司的地方,官府也愿意接受百姓上诉和告状的地方,只是少数。
    甚至可以说是特例!
    真正的大宋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
    那是真正的你法我笑!
    各地监狱中,关押的犯人,有的是被地方官,胡乱抓紧去顶罪,完成指标的。
    所以,释放轻罪犯,减少重罪犯的刑期、刑罚。
    其实是一种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
    也是加强老百姓心里面‘官家圣明,坏的都是贪官污吏’这一思想钢印的办法。
    而打击盗匪,限期擒获那些影响力极坏的家伙,同时给不曾杀人的盗匪,一个免罪或者降罪的出路。
    则是为了瓦解,民间存在的那些地雷。
    而派御史下地方巡查,则是在告诉老百姓――天子果然是圣明的,你看,都派人来看我们,了解我们的情况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
    既让老百姓感恩戴德,也打击消灭了那些可能存在的陈胜吴广、黄巢等创业团队,更使得哪怕出现了陈胜吴广和黄巢这样的人物。
    他们也没有成功的社会基础!
    犯人,我放了!
    重罪犯,我减刑了!
    灾,我赈了!
    税我减了!
    盗匪,不是被我镇压了,就是被我招安了。
    你陈胜吴广黄巢,拿什么和我斗?
    在封建社会,像大宋这样的王朝,只要没有外敌,自己又不被马尔萨斯陷阱压死,几乎是无敌的。
    奈何……
    赵煦知道,现在的大宋外面,强敌正在萌芽。
    无论是女真还是后来的蒙古,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造物。
    尤其是蒙古,横扫全世界!
    几乎没有一合之敌!
    而在内部,马尔萨斯的脚步声,也是越来越近。
    所以,若不变革,若不走出关键的那几步。
    赵煦知道的,他的国家,不是被外敌锤爆,就肯定会被内部的压力炸个粉身碎骨。
    所以啊……
    哪怕他的屁股反对,但为了脑袋,他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吕公著躬身道:“陛下圣明!”
    “陛下以民为本,心怀苍生,定可感动上苍,早降甘霖……”
    “只是……”
    他抬起头,看向赵煦,图穷匕见:“陛下,除便民、利民,行仁施德之外,陛下也当用贤臣、正人,远奸佞小人啊!”
    “使朝纲清静,社稷安宁,如此,才能感动上苍,早降甘霖!”
    这也是儒家士大夫的三板斧之一了。
    老天爷不下雨或者下太多雨了是怎么回事?
    肯定是朝中有小人作祟!
    这是上苍示警啊!
    赵煦上上辈子,就已经习惯了这些士大夫的这套打法。
    于是,严肃的看向吕公著,说道:“相公所言甚是!”
    “这也是朕要与相公嘱托的事情!”
    “如今,国事艰难,社稷不安,相公为宰相,当率文武大臣,以正朝纲,清风气,使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度国艰!”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
    想要化解别人对你的刁难怎么办?
    不要自证,不要陷入做题家的误区。
    你应该换个思路,从出题家的角度看问题。
    只要把属于自己的问题,变成别人的问题,那么一切迎刃而解。
    这就叫与其为难自己,不如折磨他人。
    就像现在……
    朕是相信相公的啊!
    相公要努力啊!
    团结国家,就靠相公了哦!
    吕公著瞬间哑然。
    好在,他已经习惯了,赵煦这样跳脱的思维和说话方式。
    同时他也知道,赵煦是可以商量的,也是愿意妥协的。
    这也是,很多旧党大臣,愿意留在朝中,而不是和熙宁、元丰一样挂印而去的缘故。
    赵煦对他们,就像渣男、绿茶。
    常常做出一些让他们认为‘只要我再加把劲,就可以让天子,走上正道’的错觉的事情。
    而且,偶尔,赵煦还会真的,顺着他们的心意,去做那些标准的,符合儒家道德要求的事情。
    譬如,扑买绫锦院后,紧接着宣布要将各地的工坊,也一并扑买。
    还高调的宣布,要遵循圣人教诲,不与下民争利。
    别说是吕公著了。
    赵煦这套打法,连司马光都顶不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