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渐渐壮大的街道司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庆殿,乃是大宋每年正旦大朝会的举行之地,同时也是各种国家庆典的举行之地。
    气势恢宏,规模庞大!
    光是殿阁就有足足九间,代表至尊。
    每个殿门前,左右都列戟十二,以应一岁十二月。
    殿陛之间,站立着的全是穿着精致山文甲的亲从官。
    这些亲从官的甲胄,全被涂成了鲜艳的赤红。
    篝火映照着这些甲士的身影,远远望着,仿佛是一尊尊寺庙中的怒目金刚,让人不寒而栗。
    耶律琚与耶律永昌,带着他们的使团成员,抬着国礼,从大庆殿旁边的文德殿,来到了专门给辽国使者准备的殿阁。
    因为宋辽关系如今非常亲密,为了体现两国盟邦友谊。
    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都愿意在一些细节上,做出相对友善的改变。
    反应到对待彼此使臣上,就变成了,彼此的使者,都能在对方那边获得更好的待遇。
    故此,辽国使团被安排到了最接近大庆殿主殿的地方。
    此地距离大庆殿主殿,不过百步。
    故此,辽人可以轻易的看到,在篝火的映照下,在那东西两道门外,正在列队,准备着入场参朝的大宋文武。
    耶律永昌很关心这个事情――辽国文人,每次出使大宋,只要有机会,都会借机观察大宋方面的典章礼仪,然后回去抄作业,用到辽国自己身上。
    一般来说,只要能抄到手,并且得到国中认可。
    那么,这个人就可能成为辽国在礼仪方面的专家。
    即使辽主也会亲近。
    没办法,辽人就是没有这个底蕴。
    所以,他站在殿门前,仔细观察着、端详着、打量着,即使如今群臣还未入殿,大朝典礼也未开始。
    但这种国家大典,在种种细节上,展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和气势,还是让他震惊!忍不住感慨道:“论礼仪典章,大辽远不如也!”
    耶律琚却不关心这个。
    他自入这个殿阁,就看上了那放在案台上的摆着的,专门给辽使当做点心的一些东西。
    甚至还询问起了在安排在殿中陪伴他的礼部官员。
    耶律永昌回头,看到耶律琚的模样,就凑了过来。
    然后,他看到了耶律琚手中拿着的一个瓷碟,碟中盛着些白色的晶体状东西。
    “此何物?”他也好奇起来。
    “回贵使,这是我朝交州的贡物,唤作糖霜……”在旁边的礼部官员微笑着回答。
    “糖霜?”耶律永昌不懂了,问道:“糖吗?”
    他从未见过白色的晶体状的糖。
    别说白糖了,就算是红糖,辽人也很少见。
    北方又少蜜蜂,只有偶尔找到的野生蜂巢,才能提供一定的蜂蜜。
    “贵使不妨尝尝看!”礼部官员礼貌的建议着。
    耶律永昌尝试着拿起一块拇指大的白色晶体,小心翼翼的放进嘴里。
    瞬间,甜味就在口腔爆炸,味蕾开始尖叫。
    “这……这……这……”他含着那块糖霜,连说话都开始卡顿。
    没办法!
    甜,是人类无法拒绝的味觉感受。
    尤其是北方人!
    越冷的地方的人,就越喜欢吃甜的。
    而耶律永昌是崇德宫系统的贵族,崇德宫在辽国的辽阳府。
    他如何抵抗得了自己的身体对于糖类的渴望?
    这个时候,那个礼部官员就开始了如同恶魔一般的低语:“不瞒贵使,我朝交州,如今此类贡物颇多,故此,贵使或可咨询一下刑学士。”
    “只要价钱合适,或许能买到一些。”
    耶律永昌和耶律琚对视一眼。
    然后同时做了决定――买!必须买!不买不是大辽天子的忠臣!
    ……
    韩绛骑着马,在数十名元随,以及上百名禁军前呼后拥之下,走在御街上。
    此时此刻,天还未亮。
    但御街上却已经热闹起来了。
    两侧的御廊下,一个个小商贩,正在叫卖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种吃食。
    但,却再没有了往年的混乱与无序。
    因为,在夜色中,有拿着棍棒,穿着皂衣,提着灯笼的街道司的官吏,正在巡视。
    韩绛见着,忍不住感慨:“贾种民倒是个厉害的。”
    “可惜老夫将要致仕了,不然,真该与之好好亲近亲近!”
    贾种民的街道司,如今已经成为了这汴京城中最显眼的一个有司。
    街道司下,光是官吏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人。
    另外还有着数百吏员。
    这些吏员,都是通过开封府公考招录的士子。
    一个月奉钱五贯,加上仓钱,一个月能拿到七贯以上!
    若再算上每个月发的禄米,四季给的布料,节庆给的礼物、红包,每个月起码十贯。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