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纺织浪潮(1)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批的外国使者入殿中走向了尾声。
    当最后一批使者从殿上拜辞。
    大庆殿上的漏刻小人,敲响了代表辰正的小鼓。
    于是,鼓吹礼乐开始响起。
    韩绛、吕公著率着全体文武大臣、宗室、勋贵,集体俯首四拜,并敬献了由都堂草拟的元二年正旦朝贺表。
    赵煦自是说着诸如‘卿等臣,朕之股肱,忠勤辛劳,朕实嘉叹’之类的勉励话语。
    群臣则再拜谢恩。
    元二年的大朝会就在这一片喜庆祥和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带御器械的内臣、皇城司亲从官、御龙左直的骨朵直卫兵,簇拥着两宫与赵煦,在排扇、鼓吹下,开始离殿退朝。
    群臣再拜恭送。
    ……
    目送着两宫和天子离开。
    大庆殿上的群臣,都是吁出一口气。
    他们感觉自己的腿肚子都在发抖了。
    但还是没有人敢有什么懈怠,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按照着各自班次,在有司主官的率领下退朝。
    而早已退殿,被带到了宣德门下的辽使耶律琚、耶律永昌,却还在回味着,他们尝过的‘糖霜’滋味。
    那醇厚而不做丝毫伪装的甜味,至今还在他们的口腔味蕾中回荡。
    让他们忍不住的回味,并期待下次品尝的时刻。
    “兄长……”耶律永昌拉着耶律琚的袖子,说道:“那糖霜,我等必须买!”
    “而且,得买很多很多才行!”
    耶律琚点头道:“我自知道。”
    他能确定,糖霜必定是继茶叶后,又一个可以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不仅仅天子会喜欢,朝臣们也一定会爱上那些雪白,如同晶体一般的美妙之物。
    那渤海豪族、女直诸部、阻卜各部的首领,自是更不用说。
    他们会拿着他们部族最值钱的东西,来与大辽交换的!
    甚至可能会为了糖霜,而甘愿为大辽天子驱策!
    所以,只要买回去,就是政绩,就是功劳!
    买的越多,政绩越大,功劳越高!
    可问题是……
    “每年才三百万贯交子……太少了,不够用啊!”耶律琚叹息着。
    “去年不到十月就已将交子额度用尽……”
    “今年多了糖霜以及棉布,这两大类,我恐三百万贯,连三个月也支应不起。”
    耶律永昌听着,目瞪口呆。
    三个月就花掉三百万贯吗?
    这……这……也太夸张了些吧。
    若是这样的话,一年岂不是要花掉千万贯?甚至更多?!
    耶律永昌无法想象一千万贯的铜钱堆在一起该有多少。
    等等……
    “何谓棉布?”耶律永昌问道。
    耶律琚看向他,问道:“忠业贤弟难道没有去看,南朝回赐的礼物?”
    “其中就有着棉布!”
    他想了想,扯了扯自己的衣襟,将内衬拿给耶律永昌看:“此乃某用棉布所裁造的衣物。”
    “贤弟摸摸看……”
    耶律永昌伸手一摸,然后他的眼睛就瞪大了。
    入手细腻,触感厚实。
    最紧要的是――保暖啊!
    耶律琚道:“我听说,此棉布乃南朝旧吉贝布所改……”
    “吉贝布?”耶律永昌哪里知道这种在大宋都只是小圈子里出现的东西?
    耶律琚道:“且与某回都亭驿中,一观这南朝棉布的面貌吧!”
    于是,两人匆匆回到都亭驿,在大宋给他们准备的厢房里,找到了大宋回赐给他们的礼物。
    然后从礼物找到了一个装着棉布的箱子。
    和耶律琚一样,耶律永昌也被赠送了十六匹棉布。
    而当棉布出现在耶律永昌眼前时,他的呼吸在这刹那停滞了。
    因为,他面前的布匹,虽然只有两种――绿色和红色。
    但是,每一匹布都被织的很细腻,可以想象,其用的纱线肯定很小。
    同时,织工的技术,更是登峰造极。
    因为,这布料非常细腻!
    细腻到简直不是人能织造出来的!
    手感非常舒服,几乎没有任何的不适。
    另外,就是结实!
    耶律永昌用力扯了一下,发现布料纹丝未动。
    厚实、细腻、结实……
    这三者加在一起,就是保暖的代名词!
    “这……这……这………”耶律永昌几乎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只感慨道:“真是好布!好布啊!”
    他是来自辽阳府的崇德宫系统的权贵。
    辽阳府冬天非常冷,冷到大多数人连门都不敢出!
    但,眼前的这些布料,却可能让人在严寒中活动。
    买!必须买!
    不买不是契丹人!
    就是……
    钱从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