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文彦博的誓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元祐二年四月癸巳。
    赵煦刚从集英殿回来,便得到了通见司方面的奏报:“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彦博求对!”
    赵煦顿时乐了:“老太师来了!”
    “朕可是等太师很久了呀……”
    自赵煦下敕,召回杨汲、崔台符两人,并分别任命他们出任都水监和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已过去了六天之久。
    即使从吕公著入宫劝谏开始算,也已过去了四天。
    但这数日来,除了吕公著入宫见了一次赵煦,劝了一遍外。
    其他人是毫无动静。
    特别是元老们,一直都是按兵不动。
    他们不动,赵煦就索性当没有这个事情。
    现在来看,不是他们不动。
    而是,他们都在衡量着利弊,算计着得失。
    如今,文彦博递劄子入宫,想必是各方在私下都谈妥、勾兑好了吧?
    赵煦撇撇嘴。
    密室政治,私下交易,这是精英政治的弊端。
    历代赵官家,对宰执们私下的那些小动作,一直很警惕。
    所谓的大小相制,异论相搅,就是在防着宰执士大夫们,通过私下勾连,建立利益共同体,从而架空皇帝。
    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因为,士大夫们是会进步的。
    如今,朝堂上互相骂娘,私下里儿女亲家的不知道有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为了分化瓦解士大夫们而故意挑拨甚至放大他们的矛盾。
    其实不仅仅无济于事,反而只会增加内耗。
    而且是最没有意义的那种内耗——这么多年来,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事情,在这大宋朝出了多少了?
    数都数不清楚!
    这就是纯属矫枉过正了。
    所以,赵煦在渐渐开始掌权后,就不再刻意的挑拨、放大宰执之间的矛盾。
    甚至会主动调停宰执之间的矛盾。
    把做事情,放到了第一位!
    对于,御史台的使用,也变得谨慎了许多。
    乌鸦们弹劾宰执大臣们的弹章,经常性的入了宫就没有下文。
    只有那些言之有理,证据确凿的弹章,赵煦才会拿出来说事。
    比如说,去年张璪和林希玩密室政治,私相授受玩脱了,赵煦也没有惯着。
    逼得张璪请郡,也逼的林希至今都在河北那边的工地上待着,不敢回京。
    当然,对于乌鸦们,赵煦也没有放弃。
    恰恰相反,现在的大宋御史台的士气,正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时期!
    没有之一!
    证据就是,从元祐元年开始,乌鸦们送入宫中的弹章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而且,直接送到赵煦这里的弹章的数量,在今年之后更是翻倍的增长。
    至于为什么?
    当然是,赵煦给足了他们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
    像是上个月,御史台弹劾数量和质量的双冠王监察御史朱光庭,便被赵煦特旨升一官,加直集贤院,并给双禄,尤其重要的是——追赠朱光庭之父故光禄卿朱景礼部侍郎,并命礼部追赠谥号。
    而朱光庭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受了这一遭刺激后,工作状态立刻和打了鸡血一般。
    不止朱光庭如此,上个月御史台KPI前三名,都得到了赏赐、奖励。
    便是那些没有进前三的,也都按照排名拿到了从钱帛到纸笔一类的赏赐。
    某几个弹章写的好的,还得到了赵煦的御笔勉励。
    只有弹章数量和质量,排在最后的那几个人啥都没有。
    在赵煦的这些手段刺激下,现在的御史台的乌鸦们,已经是疯鸦,见人就咬!
    而且,因为赵煦会将大部分捕风捉影以及有关私德的事情留中,秘而不宣。
    所以,乌鸦们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
    现在据说已经有人和现代的狗仔一样,开始十二时辰盯梢某位大臣。
    因为乌鸦们的积极性高涨,于是,现在的乌鸦,已经成为了赵煦既探事司的逻卒与汴京新报的报童外的第三个情报来源。
    而且,因为乌鸦是士大夫。
    所以,他们能深入逻卒与报童不能进入的场合。
    那些士大夫文臣的诗会、酒宴,甚至是歌舞现场。
    从别人口中,得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故此,赵煦在思虑片刻后,就将冯景唤到面前,吩咐道:“且去将这几日来,通见司送来的弹章,都拿来与我看看!”
    想要知道,那些宰执元老,私下里到底在玩什么花样,还是得看乌鸦们的弹章!
    “诺!”冯景领命而去,很快就将一大撂弹章,拿到了赵煦案前。
    赵煦拿起来,一本本的快速翻阅,只有在发现关键词的时候,才停下来,仔细阅读。
    很快他就笑了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