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最后的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时代,人类的长生已经得到了实现。
    当人类长生之后,人口数量依旧在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能量消耗也是再度加剧。
    甚至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已经开始用太阳来进行计量了。
    基于这种情形,两位官员也能够判断出,往后的趋势,能量消耗的增长应当是非常恐怖的。
    早晚有一天人类便会挤满上百万个银河,乃至整个宇宙。
    担忧至此,两位官员同样想到了那个问题,熵能否被逆转?
    于是,这个问题,再次被抛给了在这个时代,同样得到了进化的【银河模】
    这个问题被抛给银河模之后,很快得到了答案,却依旧等于没有答案。
    即便是时代进步至此,却也还是那一句资料不足,无法回答。
    旁的不说,读到这,谢尔夫觉得就冲这么短篇幅描写所呈现出的宇宙变迁,就已经足够令人惊艳了。
    而在这之后,时间依旧在不断往后发展,再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类已经不仅仅是长生这么简单了,甚至于已经超脱了人类的存在。
    人类已经占满了星河,可心灵却能够寄托于星系之间。
    一个名为思尊者的心灵在漂浮间遇到了另外一个名为大十晕的心灵,两个心灵聊着聊着便触及到了人类的起源。
    也就是最初的那一颗星球。
    可当已经发展到这种时代,最开始的发源星系,那个星系的太阳已经消逝化作了白矮星。
    原先居住在这个星系的人类,也已经移居到了新星之中。
    星辰的消逝,让两个心灵开始担忧起了自己的存在,担心终有一天能量会消耗殆尽,两人便再无依托。
    这个时代,模已经发展到了最先进的【宇宙模】,在整个宇宙中无所不在。
    于是,思尊者开始询问宇宙模,怎么样才能够使星辰永恒不灭。
    实质上问的依旧还是熵的方向能否逆转这么一回事。
    宇宙模给出的回答很是迅速,还是那句“资料不足,无法回答”。
    阅读至此,谢米这位推理爱好者,已经开始忘记了自己最初是来审判的想法,有些被这个故事的魅力给吸引了。
    故事虽短,可在短短的文字之中,展现出的世界观是如此的宏伟,跨度的时间线又是如此之长,让谢米不知觉间有些沉迷了。
    至于谢尔夫的阅读感受就可以用兴奋来形容,到这一阶段,给出的评价已经是确实配得上星河奖的奖项了。
    同时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到故事的结尾,以及这样一个最后的问题能否得到最终的答案。
    继续往后发展,下一个时间线,全宇宙人类的心灵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
    所以,这场对话也只能在“人类”与【模】之间展开。
    曾经的预言已经实现,在这个时代,星河黯淡,所以星辰已经成了白矮星,尽管还会有新的星星诞生,但逐步迈向消亡的势头终究是不可避免。
    模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万宗模】。
    人类得出的判断,根据宇宙间剩下的能量,大概还能维持数十亿年之久。
    可是消亡不可避免,于是人类再次向【万宗模】发问,询问熵怎样才能逆转。
    从模的祖先开始,百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不断搜寻资料,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但即便是过了如此之久,根据已经搜集的资料,依旧无法作答。
    而模始终在继续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谢尔夫读着读着,也不禁产生了一些惘然的情绪,显然是被故事给代入了进去,在脑海中开始想象起那般景象。
    作为科幻作家,谢尔夫的想象力也是很丰富的,脑海中尽是瑰丽场景。
    同样与普通读者相同,手指继续在屏幕上点击着,最后的问题也确实是到了最后的时刻。
    宇宙的消亡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类”选择了与模进行融合。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之中,人类逐步失掉了思想上的自我。
    最后的心灵,在彻底融合之前,对模再次询问了同样的问题,回响依旧。
    就这样,最后宇宙间就只剩下了【模】的存在。
    模依旧在不断搜集着资料,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终于有一天,资料终于收集齐全,模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对资料的整合计算。
    模终于学会了如何将熵逆转,一点一点建立起了程序。
    当程序被执行之时,模说:“要有光!”
    于是,世界上就有了光。
    阅读完最后一行字眼,谢尔夫的心情是震撼且激动的,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发展。
    同时又很兴奋,没有想到这么短时间的阅读,能够读到如此大气磅礴的一个故事。
    一个个跳跃的时间线,在谢尔夫眼中像是不断递进的翻番。
    每个新的时间线,询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顺带揭示了时代的发展。
    开头到结尾,像是写下了一个完整的科幻宇宙的发展。
    这不拿星河奖谁拿?谢尔夫猛拍大腿,觉得不要太实至名归。
    从奖项结果公布,到谢尔夫完成阅读,其实也就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
    谢尔夫也是立马在自己的账号上更新了动态,分享了一些自己完成阅读后的感受,同时开始盛赞欧米伽,觉得欧米伽就是冉冉升起的科幻新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至于谢米在完成阅读之后,同样震撼之余,更多了几分意犹未尽之感。
    先前对于姜缘那番获奖感言的冲击早已消弭,反而还开始期待起姜缘能够早点兑现科幻新作来。
    这一反响也在推理小说论坛上开始传染了起来。
    多了不少【坏了,本来以为是推理迷,实际上成了欧米伽粉丝】这一类的发言。
    《最后的问题》一时之间多了不少盛赞,从计算机出发,讨论熵增问题,在引入了“要有光”概念的集合,描述宇宙死亡到混沌新生的完整循环。
    这些内容结合在一个短篇之中,加上像谢尔夫这样的名家也给出了高度评价。
    把《最后的问题》一下带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姜缘结束榕州站Day1的演唱会之后,在离开现场的保姆车上也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倒是颇为淡定地点了点头。
    在姜缘看来,阿西莫夫这篇作品确实很封神。
    尤其是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就更加惊叹于对方的想象力了。
    要知道阿西莫夫创作《最后的问题》之前,距离计算机诞生也才不过十年光景。
    从这一点出发,对方就已经思考的如此深远了。
    可见当时这篇作品面世之时,阅读体验应当是更加震撼的。
    即便在科技已经长足发展的年代,也同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一举拿下星河奖之后,也打开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局面。
    欧米伽这个名字,也一下从新晋推理巨匠,再度打上了推理新星的标签。
    车辆行进间,姜缘也很快从演唱会的状态之中走了出来,看似放空的状态,脑海之中已经开始思考起面对这种局面下一把要打什么牌了。
    也正是在姜缘思索的时间,星河奖的新闻热度也跟着愈发高涨了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