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军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平原这股多出来的力量,曹操果然迅速扫荡青州诸豪。后面又南下徐州,可以说气势如虹。</P>
    但即便如此呢?</P>
    关羽依旧如同一把匕首,只是这一次不是抵在曹操的心脏上,而是抵在了曹操的腰子上。</P>
    曹操打徐州打了三次,每一次到了关键时期就会被关羽背刺,最后只能无奈回兵。</P>
    不是关羽把曹操逼成这样,曹操也不会花了大精力,大布置,来算计关羽,最后在济南外大破关羽,更是打入进鲁中南,才算是一雪前耻。</P>
    可以说,张冲将关羽布置在东方,真的是神来之笔。</P>
    说个毫不夸张的,张冲能一路北上幽、平、辽东等地,收关外士马,然后西出并北,取并州之地,然后又兼蓄胡汉勇士,从容南下京畿。</P>
    又经过两次大的决战,先后灭掉了关东朝廷和袁绍的有生力量。最后终于奠定了大太在北方之霸主地位。</P>
    如此不世功业的背后,关羽在东方的作用至少占了三成功劳。</P>
    但事物从来都是有正反面,当一事成的时候,必然有一问题也随着而衍生。</P>
    那就是关羽的前护军日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群体。</P>
    他们和河济那帮人还不同。</P>
    从王罕到黑夫,河济根据地已经连续换了三任大帅,即便有一些山头,也在几任调换中被拆得七零八碎了。</P>
    而且河济根据地虽然说是一个根据地,但实际上与邺城也就是隔着一条大河。</P>
    从邺城南下到河济,几乎两日便可抵达,所以邺城对河济的掌控力是非常强的。</P>
    但关羽那边却不同。</P>
    随着青州的曹操雄起,并在平原津先后打了几次大规模河津战,其实河北到泰山的直接通道其实就已经被斩断了。</P>
    邺城方面要想联系到关羽,必须先到河济,然后再沿着汶水一路南下到奉高,其间时间至少要花去月旬。</P>
    所以,张冲越发给关羽放权。</P>
    从一开始只是假节钺,到最后的使节钺,张冲给关羽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后期,关羽几乎就是一地之主。</P>
    张冲对关羽是信任的,但这并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权力结构的问题。</P>
    随着关羽在鲁中南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对地方上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深,地方上来的人才都会聚拢在关羽的幕府。</P>
    这些人和张冲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只尊重关羽的权力,也只为关羽负责。</P>
    所以当邺城方面的政策和鲁泗地区发生冲突后,这些人也是维护着地方上的利益。</P>
    这并不是暗示关羽和前护军已经和邺城貌合神离了,而是在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地方孤悬在体系外的必然结果。</P>
    换言之,关羽在地方做得越出色,完成的任务越成功,这种分离的趋势也就会越明显。</P>
    毕竟不依靠他人就能活得不错的,那不是独立是什么!</P>
    而这种趋势又配上了关羽孤傲的性格,那就加剧了。</P>
    关羽是什么性格?好听点叫傲上悯下,难听点就是刚愎自用。</P>
    从邺城政事堂下发到奉高的政令,如果合关羽的想法,那自然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不合,那关羽就会按照幕府的意思去照发下面各县。</P>
    这种搞法,政事堂对于奉高幕府简直就是个摆设作用。</P>
    政事堂不是说没想过绕过奉高幕府,直接对泰山、济北、鲁国、东平几个郡县照发政令,但奈何这些地方几乎也被奉高幕府给侵夺了权力。</P>
    以前,邺城方面对于这些现状也是能容忍的,因为也只有全面获得地方上的支持,关羽才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挺过去。</P>
    但现在邺城对于关羽的独权并不能忍受了,尤其是在关羽所部于济南大败后,邺城开始彻查了鲁、泗的情况。</P>
    而这一查才发现,原来关羽早在本年的年初,忽然对治下几个老区开始重新划分了土地。</P>
    这个想法本来是度满主治泰山时就有的想法,当时新分到田地的黔首们越发有了地头化的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