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风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武三年,四月十五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继续在京畿肆虐着。</P>
    皑皑的嵩山余脉上,白雪压覆,烛照天南。</P>
    一辆挂着帷幕囚车在四匹驮马的拉动下,正沿着太谷关到京都的驿道奔驰着。</P>
    有帷幕的遮挡,看不清囚车内的情况,而车旁则有四名裹着杏黄色披风的骑士,时刻警戒着四周。</P>
    风雪越下越大,此时天地间已经白茫茫一片。</P>
    拉囚车的四匹驮马踩着雪地,粗重的喘着气,鼻子在寒冷的空气中打出一道道白练,十六只马蹄翻飞,雪与土在飞扬。</P>
    与此同时,囚车前,满脸风霜的驿夫老刘也正努力的控驭着驮马,辨别着方向。</P>
    他是大谷亭最出色的车夫,这一次被泰山军征调来押运这辆囚车。</P>
    自泰山军陆续拿下京畿的八关后,京畿的所有人就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泰山军来了,现在的京畿属于太朝了。</P>
    于是如老刘这样的原汉家小吏就必须做个选择,要么眷念旧朝去职,要么就更加努力的做活,好留在太朝的体制内。</P>
    对于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的老刘,他没有犹豫就选了后者。</P>
    此时的他,正扬鞭赶着马,努力让驮马跑在直道上。</P>
    因为直道两边都是沟壑,此时又被积雪覆盖着,一旦不慎跑下去,那就是马伤车毁。</P>
    所以,也只有跑了这段路跑了二十年的老刘,才能接这个任务。</P>
    忽然,老刘在远方的雪原中看到一个黑点,正向着这里艰难走动。</P>
    老刘下意识的拉住缰绳,就要放下马速,但这个时候囚车边的一个骑士,用河北口音的官话训斥了句:</P>
    “不准停,继续走。”</P>
    老刘嗫嚅了句,然后依令而行。</P>
    他只能在内心悲叹一句,那可怜的行人今日一定要冻死在这雪天里。</P>
    但那泰山军的军吏都开口了,老刘也只能听之任之了。</P>
    囚车在老刘的控制下继续奔跑,很快他就看见那雪地里是两个人,一个年岁大点,一个岁数小些,正艰难走在雪地中,并向着他们这边大声喊着话。</P>
    本来他们见到一行人是很激动的,但看到马车却没有丝毫要减速的样子,一下子就丧气了。</P>
    忽然,囚车边纵马奔行的一名骑士瞟见那两个人额头上缠着两条黄巾,脸色一变,大声对老刘道:</P>
    “减速,停车。”</P>
    老刘听了这话,忙勒起缰绳,缰绳拽着马嘴,硬生生放慢了他们的速度。剩下的则按照惯性,在雪地上滑动了一段距离,然后在那两个行人不远处停下了。</P>
    这个时候,老刘才得以细细打量那两个路人。</P>
    他们额头上抹着黄巾,手里拿着一杆长矛,腰两边各插大小短刀一把,脚上也踩着草鞋,脚指冻得红肿。</P>
    看到这两人打扮,老刘明白那几个泰山军为何要他停了。</P>
    合着是遇到他们自己的同道了。</P>
    果然,刚刚叫停车的军吏,打马上前,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两人,问道:</P>
    “你们是黄巾军?”</P>
    听到这个话,那个年长一点的路人将手里的木矛放下,然后恭敬的行了一个教礼:</P>
    “汝南黄巾邓当,见过泰山军同道。”</P>
    这边说完,他后面的一个年轻的汉子也同样恭敬行礼:</P>
    “汝南黄巾吕蒙,见过泰山军同道。”</P>
    但二人行礼后,对面那四个泰山军游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P>
    他们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汝南的黄巾同道。</P>
    而这就让他们不舒服了。</P>
    这倒不是门户之见,虽然在泰山军如今的成分中,以青州黄巾、河北黄巾最多,但也有少量的汝南黄巾加入泰山军的。</P>
    毕竟当年泰山军也曾在颍川一带与汝南黄巾并肩作战过,也吸纳过不少汝南黄巾加入过军队。</P>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