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甘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说大谷道上,每日驮夫粮车相继于道,永远看不到头。</P>
    而泰山军的突骑就利用他们对龙门山、万安山一带的了解,以及在依旧留在山内游击的昭义残军的配合下,每每假装成袁军散骑袭击这些驮粮队。</P>
    而袁军数次要进山围剿,都因为不熟山情而失败。</P>
    也正是靠着这种缓慢放血,十钟粮食运到伊南大营的不足八钟,再加上一路上的损耗,可以说十不存一。</P>
    也正是这样巨大的损害下才逼得袁绍不得不选择了决战,不然按照许攸他们的建议,他们完全可以和泰山军一直对峙下去,因为时间是站在他们这边的。</P>
    但在于、杨二帅对张冲的进一步简述中,情况也不是完全对己方乐观的。</P>
    二人大概说了一下这几次袭扰战的战果,其中出击十二次,八胜四负。</P>
    两人也总结过这些失败,都提出这四次失败都有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被敌之甲骑击溃的。</P>
    没错,袁绍军中也是有甲装具骑。</P>
    在历史上甲骑大规模应用是在八王之乱以后的,当时东晋王朝衰微,使得北胡纷纷南下中原,建立了自己的王国。</P>
    而进入中原后,这些胡人的战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为了维持统治区,不被兼并,以往那种胜则合击、败则散走、以掠夺为目的的游牧族传统战法就不适合了,所以他们也开始了按照汉人那样作战。</P>
    也就是以堂堂正正的军阵进行战斗,而一旦如此就对冲阵有了迫切需求,于是人马具足铁铠的甲骑也就大规模出现了。</P>
    而在此代,因为泰山军的出现,甲骑很早就出现在了战场,尤其是在河北战事中多有所用,所以中原诸侯难免不学习。</P>
    这就是技术开始后的技术扩散。技术的强只是一时的,因为没人愿意永远挨打,他们也会学习。</P>
    其实中原诸侯学习泰山军已经不止是这个甲骑了,最早学的就是双边马镫。</P>
    此世是有马镫的,但多是用于上马踏足所用,而直到泰山军转战在颍阳后,此战汉军虽然大败,但却缴获了泰山军的突骑,于是发现了双边马镫的秘密。</P>
    此后中原诸侯就开始大力推广这种技术,因为他们更需要这种降低骑士门槛的东西。</P>
    尔后等泰山军靠着甲骑在河北横行无忌的时候,中原诸侯们也很自然学习起来。但当时因为财力和资源有限,各诸侯不过只能将养个百十骑,而这就已经成为决定战场的重要力量了。</P>
    后来袁绍平定中原,翦灭群雄,从各家收得马铠,终于攒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甲骑,其骑将正是陈国第一大将,文丑。</P>
    此前泰山军出战有四败,皆是败在了文丑的西府重骑手上的。</P>
    所以如杨茂就不无担忧的对张冲道:</P>
    “王上,贼甲骑所用铁铠甚为精良,且甚过我军。其以筒袖铠、铁帽为制,我弓弩不能入。”</P>
    说着杨茂还有点汗颜:</P>
    “我军曾想缴得一副,但却没成功。”</P>
    对于这条情报,张冲很是重视。因为他明白之后的决战就将是正对正的阵战,而敌军一旦也装备这样的重骑,那就对己方步阵的威胁太大了。</P>
    所以张冲就想亲眼见一见这一支陈国甲骑,如是便有了今日白日的这一次袭击。</P>
    而结果毫不意外,虽然也有试探为多的心思,但敌军甲骑一字排开,震天动地的威势也不是假的。</P>
    所以杨茂和于禁神色都有点凝重,在想应对之法。</P>
    其中于禁就对张冲道:</P>
    “王上,这敌甲骑并不难破,我军同样有甲骑,且人数更多;此外我军还有利器弩炮,雷霆万钧,甲骑不能当。但唯一可虑的是,这两样都是移动不便,不能及时调度。临战时,如排布的不恰当,恐不能制。”</P>
    张冲点头,他明白于禁的担忧,就是觉得确定不了敌军甲骑的攻击方向,所以没办法及时应对。</P>
    虽然张冲不知道对面已经将甲骑的战术琢磨了多久了,会不会和轻骑配合,会不会与步阵配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杀招肯定是不会放在明面上的,到时候必然就是隐藏在后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