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P>
但杨茂依旧被张冲重用,常年作为枢密院副长官,统筹军中各事。</P>
而潘璋虽然立下殊功,但哪里敢回嘴这个上司的上司,而潘璋都不敢,吕翔就更不敢了。</P>
杨茂三言两语控制住了局面,然后就走到上首的位置坐了下来。</P>
他这一次来汾水前线,除了传代王上的出击命令外,更重要的则是与大河南岸的于禁配合。</P>
由于禁从潼关方向入关,而他则带着潘璋等三军,从龙门渡入关,从上、下两路齐齐出击。</P>
这里面就需要重要人物居中协理,而杨茂就担任这样的角色。</P>
杨茂来到汾水大营宣读了王上决定出击的军令后,众将的情绪非常高。</P>
这些军将早就憋了一肚子想法了,因为留守在汾水北岸,他们无缘了后面一系列战事,眼看着友军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这些人如何不眼红?</P>
所以,当日潘璋就整备军队,带着吕氏兄弟全军渡河,务必击溃敌之汾水防线。</P>
但潘璋他们的全力一击却彷佛是锤到了棉花上,他们没有等到战事,反而是看到了一个个空掉的坞壁。</P>
被汉军经营日久的汾水防线,几日内就空无一人了。</P>
在泰山军的军功中,大部分都是按照俘斩数量来定级的。现在敌军营壁撤了个干净,这让憋了那么久的泰山军如何忍得住?</P>
所以在得知玉璧还有一股汉军没撤走后,他们急匆匆的围住了玉璧,然后就在这里吃了个大亏。</P>
三个军,一共十五个营,从午时一直打到日暮,各军轮番进攻,最后都还是没能打下玉璧。</P>
潘璋为什么脾气那么爆?话说得那么难听?就是因为这仗打得太窝火了。</P>
其实杨茂也窝火,他到底是枢密使,难得到一线,就遇到这么个闷亏,脸上本就不好看。</P>
更不用说,他刚刚还得知,南面的于禁已经成功拿下了潼关,比他更早一步入关了。</P>
这下子,脸面是真的丢了。</P>
但他刚刚巡营回来,却看到潘璋几个大将相互之间骂骂咧咧,甚至都到了动刀的地步了。</P>
这下子杨茂已经不是脸面不脸面的问题了,而是他发现军队已经到了一个骄气难制的程度了。</P>
此前,他还不怎么理解王上要在这个阶段搞整肃的活动,他只是单纯服从王上的命令。</P>
但到了前线后,尤其是临汾大营的泰山军都是没参加过整肃活动的,这时候杨茂才开始理解了王上。</P>
军队的骄气是要治一治的,潘璋以前他知道的,是有点脾气,但当年连谢弼都不敢顶撞,现在打了胜仗后,就开始当着一众军将的面,嘲讽军中元老?</P>
他能理解潘璋的心态变化。</P>
打仗嘛,谁手段高低就看战功多少,我战功多,我就会打仗,那我就能指点你们。</P>
但吕翔什么心态?他虽然战功不及潘璋,但他却不认为是自己不如潘璋,只认为潘璋是走了狗屎运,抓住了机会,要是换他吕翔上,他也行。</P>
所以他吕翔能服你潘璋吗?</P>
这些还只是小的方面,还是他杨茂看到的,一些杨茂看不到的,没准内部的争斗倾轧更严重。</P>
此刻的杨茂再一次感叹:</P>
“真的是小有小的难处,大有大的烦心。如今泰山军家业大了,但弟兄们似乎再没有过去那般和睦了。”</P>
由此而引发了杨茂又一个感慨,那就是王上果然还是王上,真的是永远英明正确。</P>
看来以后得更加用心去理解王上的意思,如果暂时理解不了的,就在服从中理解。</P>
念此兹兹,杨茂也没了教训众将的心思了,让他们各自回营后,准备明日再战。</P>
……</P>
同一天晚上,已是三更夜了。</P>
玉璧的戍将伍习正带着一个年轻的军吏,和几名扈兵登上玉璧城上,巡视着壁上的河东兵。</P>
伍习此前是郭汜的部将,之后被分到了汾水大营做前营司马。</P>
但实际上,伍习很早就被小皇帝拉拢,算是帝党埋在董卓手下的暗线。</P>
那一日天使入汾水大营,正是在伍习几个天子系军将的帮助下,成功控制了大营。</P>
没多久,天使带着汾水大营的一万五千多吏士从涑水上船,一路顺流抵达蒲板,并在那里入关。</P>
但伍习却留了下来,因为他被天子任命为玉璧守将,奉命死守玉璧。</P>
刘协并不是一个昏聩的人,他当然想铲除董卓,但也绝不希望让泰山军乘虚而入,在得知玉璧之险要后,他就令忠勇的伍习留了下来。</P>
他让人给伍习留了一句话:</P>
“朕不会忘记你伍习,大汉也不会忘记你伍家。”</P>
伍习明白了,决定与玉璧共存亡。</P>
此时,踩在石砾上,伍习能看到白日被泰山军轰过的惨状。</P>
到处都是被石弹打烂的碎石,还有一些碎肢,都没有被清理,就这样掩在土砾下了。</P>
为了防备敌军夜袭,河东兵直接就睡在了壁上,这会有几个值守的看到伍习上来后,纷纷站起来要打招呼。</P>
伍习摆了摆手,也没和几个人攀谈,而是继续巡视。</P>
玉璧不大,很快伍习就走完了,在没人的地方,他身边的一个年轻的军吏终于忍不住说道:</P>
“我看这玉璧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