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悬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十多骑是走了,却给悬瓠城上的众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P>
    二十对两千,双方人数达到了一比一百的恐怖悬殊,就是两千人打二十人,就算一人拽个胳膊,都还有一千九百二十人抢不到呢。</P>
    但就这样,己方这边还输了,而且是输得彻彻底底,一点遮羞布都没有。</P>
    其实城头上的这群人中,也许只有郭嘉是最淡然的那个,在他的心中,对于这样的战损其实已经是能预料到了。</P>
    那些从平舆赶过来的部队,别看有两千多人,但真正的老兵才有多少?</P>
    河洛那一战,可谓是完全将陈公国的骨头都给打断了,丢失了百战老兵和武士,如今的陈公国还有什么可以与泰山军野战的部队?</P>
    而对面呢?虽然只有二十骑,却是半甲骑的队伍,全身上下除了战马,其他都装备着铁甲、铁盔。</P>
    这样的部队人数虽然少,但只要冲锋起来,那就是横冲直撞。</P>
    此时的泰山军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对骑军的建设已经到了巅峰。</P>
    除了专门用来破阵的甲骑之外,还有像游奕哨骑一样的半甲骑,这些部队都按照不同场景去使用。</P>
    郭嘉虽然没有参加那次河洛之战,但却一直重视泰山军骑兵的情报。</P>
    要知道这种半甲骑还只是寻常,而那种甲骑才是真正的人间杀器,远远望去,每一骑就彷佛是一座铁塔。</P>
    那些援兵要是遇到这些铁甲骑了,怕还会更惨。</P>
    叹了一口气,郭嘉对边上的袁尚说道:</P>
    “泰山军野战之强,今已观之,为今之计只能仅守悬瓠,以待天下又变了。”</P>
    话说得沮丧,但却也是事实。</P>
    就这样的野战成绩,城里没人会愿意出城作战的。</P>
    此时身着孝衣,穿铁甲的袁尚欲哭无泪。</P>
    是的,他终于击败了父亲的其他几个儿子,继承了陈公国,但此时父亲留给他的却只是满目狼藉的残破国家。</P>
    城不过二,兵不过万,民不过十万。</P>
    此时袁尚听着郭嘉的话,看着城下汝水上凄惨哀嚎的场景,声泪俱下道:</P>
    “我袁家何至于此啊?”</P>
    说着更是眼泪鼻涕一抹一大把。</P>
    但在场的大伙皆知道原因:</P>
    “这就是真龙下场,赢了获得一切,输了身死族灭,不就是这个道理吗?”</P>
    只是可惜了袁尚了,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已经一切不可挽回了。</P>
    其实袁尚还是有可以依赖的手段的,那就是尚父郭嘉所编练的万名新军。</P>
    以前袁绍在时,一直推行的就是精兵政策,因为靠着庄田制度供养出一大批合格武士,所以这项政策一直非常有用。</P>
    但后面陈公国在北上河洛的时候,为了供应大量精兵的军粮,袁绍命各郡县搜刮壮丁去前线羸粮。</P>
    后来这些壮丁又开始慢慢充入军队,以至于各军战斗力都有不小的下滑。</P>
    但就是这种比例在后袁绍时代都成了奢望,因为大量精锐武士的丧失,这种以武士为骨干,徒隶、丁口为肉的军队模式正式破产。</P>
    没有骨干,就是强征了丁口为兵又有什么用呢?也只会浪费粮食。</P>
    而且强征为兵,又使得地方号泣动乎邻里,嗟怨盈于道路,让本就没有民心的袁家更是陷入百姓的仇视之中。</P>
    所以由郭嘉做主,力排众议遣散了这些徒隶武装,而是开始编练新的军队。</P>
    虽然编制是新的,但其实人还是那些人。</P>
    郭嘉只是将城内迁移过来的梁、陈、汝、颍等地的豪强部曲整合为军,以各家子弟为核心,编练了一支新的作战军队。</P>
    但也正是通过精简部队,去除冗兵,郭嘉得以腾挪出大量的资源用在这些军队身上。</P>
    这些遴选上来的精兵普遍以步兵为主,强壮矫捷,极为精练,可以背负重达六七斗的甲械和军粮,日夜行二百里。</P>
    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