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中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lt;/P>
    但等这些四平八稳结束了,到时候冬天就到了,大雪寒冬的,人都呆不住野外,如何赶路。</P>
    而等寒冬一过,立马就是春耕,到时候牛群还在黄河以北,到时候大太花费了那么多精力、钱粮,辛辛苦苦把牛群赶到中原,最后还是没用白搭。</P>
    所以度满要想办这事,就一定要独断专行。</P>
    而越是了解官僚的基本操行后,张冲就越发珍惜像度满这样的门下,能做事,能扛事,此为真宰相也。</P>
    所以,张冲大笔一动,同意了度满的政令,并为他之后的一系列任命做了背书。</P>
    至此,张冲的豁达大度和度满的勇于人世,两者一结合才有了今年冬的壮举。</P>
    十万头计的草原牛源源不断从延津一带南下,同时南下的还有大量种子和农具,甚至邺城方面还组织了大量的农家好手,南下中原指导黔首们耕作。</P>
    可以说,万事俱备,就等来年开春。</P>
    而与此同时,随着“南下中原”政策经过整个大本营的背书,邺城方面也得以调动了大量人力、物资南下支援中原。</P>
    其中度满光将本年河北考核的上吏全部都派往了中原郡县,准备和当地的泰山军配合,建立郡县一级别的行政。</P>
    在动员县令们南下的大会上,度满再一次强调了中原对泰山军的重要。</P>
    度满对所有人道:</P>
    “早一日复中原,天下穷苦人就少一日苦。早一日复中原,这天下安康就早一日。”</P>
    可以说,对中原地区的光复进程直接决定了天下光复的进程。</P>
    就这样,在一声声“全力支援中原”的口号中,数百名河北吏沿着邺城道南下中原。</P>
    他们将沿着延津到白马一带,等候王上行营的到来,然后就会由大本营的统一安排,前往中原各郡县。</P>
    而当张冲带着六万多大军抵达开封一带后,意外的接受了这一笔意外之喜。</P>
    可以说,正是邺城方面的妥善部署,泰山军才能这么快的控制中原地区。</P>
    而这还是第一批的进入中原的政务吏。</P>
    当确定王上的行营会在开封地区过冬,度满那边就开始组织起了第二批进入中原的干部。</P>
    度满根据中原的形势,从冀、幽、并三地抽调了大批军事、政务、后勤等官吏南下中原。</P>
    甚至度满还配合祭孙那边,派遣了数量众多的太平道吏南下,一同进入中原。</P>
    度满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中原地区的百姓们就越会信奉黄天,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安全的身份。</P>
    就这样,来自邺城政事堂的命令急急如星火,顷刻间传遍整个河北地区。</P>
    得到新任命的官吏们因为赶时间,根本不能先到邺城集中,他们或骑马、或徒步、或坐船,日夜兼程,长驱百里,全部向对岸的白马集合。</P>
    最后,光这第二批的援助军政吏,人数就达到了千人之多,可见河北方面对于恢复中原的决心。</P>
    正是河北支援来了大量的干部,这才使得张冲决定留在了开封地区过冬。</P>
    实际上,当他南下中原后,青徐那边就开始减少了对泰山地区的进攻,并开始有意识沿着睢水、泗水这些重要河流构建防线。</P>
    而对面的主动降温,也让张冲不急着东进了。</P>
    因为张冲深刻的明白,此时的他是没有直接到淮泗地区决战的条件的。</P>
    这倒不是军事兵力上的缺乏,而是泰山军没有稳定的后勤基地。</P>
    当张冲带着主力大军进入到兖州地区后,大军的后勤就依赖于豫州地区缴获的豪强储粮。</P>
    但因为从各地征集再运往前线军队,泰山军在身后拉下了漫长的补给线。</P>
    而自此,数不清的盗贼、饿民就开始袭扰车队,抢掠粮食。</P>
    劫掠后勤车队的不仅只是那些乱兵,实际上,有些地方整里整里的老百姓也开始劫掠了。</P>
    不是他们不知道泰山军好,而是他们实在饿得没办法了。</P>
    今个他们不和同里的人抢车队,明天家里的孩子就得饿死。</P>
    如此,当越来越多的后勤被袭的消息传到张冲耳边,他就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P>
    他现在不是当年带着万余兵马千里转战,而是带着近十万大军,原有的后勤补给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P>
    当年,地方上的乱民是泰山军的潜在盟友和兵力的预备军,但现在泰山军不仅没办法从中获得力量,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支援他们。</P>
    如此,再如此前那样轻兵急进,一旦大军在前线遇到挫折,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P>
    此刻,张冲手上的六万主力大军,基本都是随他转战天下的精锐。一旦在这里丢完了所有精锐,那后果简直比曹操官渡之战还要惨。</P>
    可能本该天下一统的时间线都要因此发生波折。</P>
    所以,此时就容不得张冲不谨慎了。</P>
    现在,青徐的敌军正开始坚壁清野,那正好,我也在这开封扎营过冬,然后用一个冬日,将中原打造成大太稳定的后方。</P>
    至于,为何选择是开封?那能有什么原因?</P>
    不就是因为一旦春水泛滥,他可以带着大军沿着鸿沟水直入济水,转入泗水,直杀这一次目的地,彭城!</P>
    而彭城,众所周知,就是那个决定朝代兴亡盛衰的地方。</P>
    是非曲直,到了那里终究要有个结果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