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现在呢?也许眼前的张王也是这样改变天下理念的圣人。</P>
只是和孔子比起来,孔子只是个素王,而张冲却是真的圣王。也正是如此,更能革新易变这糟糕的乱世。</P>
其实法正也说不出自己到底为何会见了张冲一面就决定改换。</P>
也许是因为他受够了关西凉人的羞辱,也许是他在关西看不到前路,或者他是单纯因为一个伟大的人对他的尊重。</P>
亦或者这些都不是,而是他内心中隐隐起伏的那份野心。</P>
法氏家族并不能说差,在关西这边,他们法家也算是二千石的家族,但实际上自祖父法真后,法氏就已经无人出仕了。</P>
祖父是个真人,道德高洁,终身不出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法家的名门。</P>
但几年前,八十九岁高龄的祖父去世了,法氏就急转直下。不然为何他为郎官还要去益州出谒,还不是因为法氏的影响力已经不在了?</P>
但不仅仅是为了家族,法正还有自己野心。</P>
也许是边缘呆久了,他就特别渴望呆在核心,处在那之中。他不想总是那个被耳提面命的,他也想做那个说话的。</P>
那个说话声音再小,也会有人用心听的人。</P>
而他在面张冲的时候,竟然意外地发现所谓仇视世家的张王是那么渴望人才,是那么虚怀若谷。</P>
于是他当即认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变他一切的机会。</P>
因为既然如他都被这种谣言说惑而下意识抵触张王,那是不是更多的人也是如此?那人弃我取,岂不是占得先机?</P>
可此刻当张冲临大河而剖露心迹,法正有点明白了,他也许需要真正改变点什么,也许追随眼前这个人,他将会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P>
那不是权力,而是被万世叙述。</P>
正如孔夫子有七十二贤弟子一般,那比素王更甚的圣王是不是也需要贤弟子和门人?</P>
但法正也明白更多,此刻他已经落后了那些泰山老人很多,所以他需要做得更多,也得更努力。</P>
毕竟孔子有贤弟子七十二人,但真被人记住的又有几个呢?</P>
但法正的这句话,却让张冲直摇头,如果是刚来这里的几年他会当仁不让,但随着经历的事多了,他还是明白人再如何也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的。</P>
他之所以超越这个时代,是因为他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但追随于他的一班人,纵然天资如荀攸,他们不还是一个活生生的汉代人吗?</P>
所以,张冲不可避免的要妥协很多。</P>
就如他建制称王这件事来看,就好像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他一个满嘴平等,打破特权的斗士最后却成了那个恶龙。</P>
这要是让后世一个人过来看见,必然是要骂他张冲开历史倒车的。</P>
但张冲却深刻的明白,他称王已经是最有效的办法了。他要做的是一件从未有的事情,而要推动这项事业,他就必须有无上的威信。</P>
他也得有一批让他信赖的部下,他也需要一个机构来执行他的政策,更直白来说,他需要的就是无上的权力。</P>
他明白,如果他此刻搞什么分权,搞什么普选,甚至来一个华盛顿式的退位让权,那才是真正的愚蠢,也是他的事业的不负责。</P>
张冲常认为,为了最后的结果,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虽然很多人会指责,并说什么只有程序的正义才会有结果的正义,但那只有对于寻常的事情。</P>
那些只是约束于常人常事,而他要做的是非常人非常事,靠的就是自己的信念,是他的心灵力量。</P>
至于他张冲是不是这样想的,他无需向人解释,因为只有他明白自己在干什么。</P>
但张冲明不明白自己的这套强人政治的隐患呢?历史无数次的重演,都让张冲明白,人亡政息是它的必然。</P>
因为张冲到底还是人,他会死的,他能保证自己有绝对的信心,但他能对他人有这份信心吗?</P>
他打造的这份无上权力的机器,他的后任者能不迷失吗?张冲没有信心。</P>
所以这一刻,在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