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起边军过蒲板南下参战。而董卓也没有拦截他们。</P>
至于后面对于董卓的矫诏,刘宏也当没看见,他不想逼反董卓。</P>
而凭借此功,王允很快就在长安站稳了跟脚,也陆续集合了一帮并州籍的在京卿大夫。</P>
这一次,泰山军南下到雁门关一带的时候,太原王氏这些豪族实际上比丁原更要敏锐。</P>
常年利用雁门关走私的豪族们非常清楚,此时的雁门关防就是筛子。那恒山中不知道有多少伐木走出的山道,而那些恒山民也不是什么忠君之人,谁给点钱就能去带路。</P>
而过去鲜卑人都能数次入关,没道理泰山军做不到吧。</P>
所以这些地头蛇们对于雁门关的丢失毫无幻觉,皆想办法想着后面的补救。也没人傻的主动和丁原说,毕竟雁门关的防务漏洞就是这些豪族做出来的。</P>
他们也不会将家族水面下的产业暴露给丁原知道。</P>
毕竟泰山军是虎,那丁原也是狼,谁也不比谁好。</P>
这个时候,他们将目光放在了董卓身上,他们明白要是谁还能和泰山军碰一碰的话,也就是昔日的并州刺史董卓了。</P>
那如何游说董卓发兵呢?</P>
他们决定让王氏来出面。而王氏就选了王允的兄长王宏,</P>
如果说王允代表着王氏的面子,那王宏就是里子。面子要干干净净,所以一些事就需要王宏出面。</P>
得了太原豪门的所托,王宏当即赶在丁原的檄书送出去前就南下入长安。</P>
到了长安后,王宏没有去找王允,也没有去找董卓,而是和在长安的同乡们聚了聚。</P>
这些人和王宏很熟悉,所以对于关西朝庭的政坛风向知无不言。当王宏从这些人嘴里确定了董卓现在是关西的主政人后,他才开始行动。</P>
他先去找了一个人,那就是李儒。</P>
李儒此前就是董卓做并州刺史的幕僚,两人之间是很熟悉的。王宏和李儒谈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左右不过是一些利益互换的事情。</P>
但肯定不是令狐邵以为的送送钱那么简单。</P>
后面,李儒想了想,只告诉王宏这事只和他说就行了,也不要再去找其他人,而且他怎么办的,王宏也不要问。甚至他后面也不会承认有过这么一档子事。</P>
他明着和王宏说,如果他办不了的事,别人也别想办成。</P>
不用管这话是威胁还是现实,王宏只要确定李儒是想办这事就成了。</P>
于是,得了许诺后的王宏也不回家,就在友人的宅邸住着。</P>
时间一点点过去,丁原的求援信一封接着一封,但关西依旧没有动兵的迹象。</P>
王宏也不急,其他地方哪也不去,就等着。</P>
终于一天,五万士马从长安开出,源源不断的向着东面进发时。</P>
王宏晏然一笑,事情成了。</P>
以上,皆为王宏对两个儿子说的,以为言传身教。</P>
而年轻的王凌还不能分别真假,以为卿大夫当如是,潇洒晏然,一派清流。</P>
所以当他对好友如是做派的时候,就是效仿其父的样子。</P>
令狐邵并不清楚好友的脑子里想了那么多,他只想赶紧回去告诉父亲。</P>
很快,太原豪势们的圈子里流传出董太师已经发大军五万来救太原,一时间豪族们弹冠相庆,以为大祸得免。</P>
本还紧绷的神经也舒缓了下来。</P>
而这个时候,丁原还在写他的求援信,却不知此时的太原士心都散了。</P>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卫太原的第一战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