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梁江涛看了这些人的简历,基本上都十分优秀。
    有省委办公厅秘书一处丶秘书二处丶干部处的,有省委研究室调研一处丶调研二处的,还有省委组织部干部二组的。
    罗州市的那几个人,有市委办公室的丶市委组织部的丶市委宣传部的丶市发改委的丶市财政局的。
    梁江涛又批示:不以出身论英雄,不一定非要985毕业,也不一定非要研究生,可以挑选一些基层经历丰富,有业绩的实干派。
    於是乎,又补充上来一些人。
    梁江涛仔细甄别,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不得不说,人才还是有很多的。
    最终,梁江涛挑选了五个人,来进行试验。
    让这五个人轮流给他服务,再从中挑选。
    在自己身边服务的人,光看简历不行,还是要接触接触。
    他们五人中,首先是小黄黄昆仑。
    小黄目前是主任科员,对省委机关的业务和程序最熟悉。
    就已经给自己服务了一段时间了,算得上半个熟手,有先发优势。
    但他也有个弱点,那就是文字能力比较一般。
    当然,这也不是否定条件。
    文字能力可以慢慢培养。
    第二位,叫魏敏,来自省委政策研究室,是京大中文系毕业,有名的才子。
    历届省委工作报告和全会报告,他都参与其中。
    预计很快就要提副处,在整个省委机关里都是很年轻的。
    第三位,叫耿长风,来自省委组织部。
    他的优势是对组织工作很熟悉,程序性很强,为人比较沉稳,嘴很严。
    第四位,叫董伟明,来自罗州市发改局。
    他是学经济的,算是梁江涛和郑少勇的小师弟,水木大学经济系毕业。
    当年通过选调考试,来到了罗州市发改委,参加了多次重大项目,是郑少勇的爱将,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当了规划科科长,是个思维敏捷丶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第五个叫华少康,是罗中区扶贫办主任,年纪轻轻,就已经干到了区里的局长,是妥妥的实干派。
    这是杨思远推荐上来的人。
    华少康是全国扶贫标兵,率先带领罗中区实现脱贫,也被评为上一年度全国优秀公务员。
    这几个人,都非常优秀,而且各有优势。
    对现在的梁江涛来说,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太多了,不知道怎麽挑选。
    颇有一点儿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矣的味道。
    五个人每人一天,交替轮班。
    每个人基本素质都是不错的,很细心丶很章法,也都很通透。
    梁江涛识人用人有一套自己的体现,除了文章品貌,还要用一点奇招。
    首先,他给每个人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篇深度调研报告,分析当前罗州发展的优势丶存在的问题短板,以及有哪些解决对策。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非常开放,非常考验撰写者的综合思维和战略研判能力。
    这是最基础的题目。
    第二招,在每个人服务的时候,交给他们一个笔记本,说这是他个人的笔记本,非常重要,让复印前十页的内容。
    这一试,就显示出了差距。
    当秘书第一要义,那就是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
    问题是在大多数时候,没人会告诉你哪些不该说,哪些不该看,哪些不该问。
    全看个人的悟性。
    梁江涛并没有交代他们,後面的内容不要看。
    但前面已经说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笔记本。
    而且交代了只复印前十页。
    如果领会不到,後面的内容不应该随便翻看,那就没有政治敏锐性,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
    在笔记本的後面,梁江涛用胶水轻轻地粘住,但又很牢靠,如果不主动翻阅,是不可能打开的。
    然而,有两名同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翻看了後面的内容。
    没有通过考验。
    其中一个就是黄昆仑。
    小黄似乎发现了後面的内容被胶水粘住了,神色有些慌乱,但聪明机灵的他还是压住了,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但当他把笔记本交给梁江涛的时候,梁江涛还是从他眼中读懂了一切。
    淡淡一笑,把笔记本放到一边,没有多说什麽。
    一切尽在不言中。
    官场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解释的机会,甚至没有沟通交流的机会。
    小黄原本是最有希望的人,但却是第一个被刷下的人。
    有的时候走在前面,并不见得能走的最远。
    另外一个,是罗州市发改委科长董伟明。
    他虽然翻看了後面的内容,但交给梁江涛的时候,神色非常坦然。
    梁江涛後续翻看笔记本的时候,发现笔记本是被粘住的。
    但是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并不是他亲手粘的。
    原来,董伟明也发现了这件事,当机立断,立刻自己又用胶水给粘了一遍。
    但这瞒不过梁江涛的法眼,被他一眼识破。
    董伟明啊董伟明。
    非常聪明,能力也很强。
    甚至很有胆色。
    但这种行为,梁江涛不取。
    今天能掩盖这个小过错,明天就能文过饰非,甚至讳败为胜,造成恶劣影响!
    他要的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如果不能老老实实丶诚诚恳恳,越能干,可能越有危害。
    很多名校毕业生,都有这个毛病。
    自以为自己聪明,实际上却是自作聪明。
    认为别人是笨蛋,其实笨蛋恰恰是他自己!
    小董这个人,还得历练。
    黄昆仑和董伟明就这麽出局了。
    当然,不会有人跟他们解释原因,能从这次失败中得到什麽,就全看他们自己的悟性了。
    剩下的魏敏丶耿长风以及华少康。
    几个年轻人通过了前几道考研,除了笔记本,还有细心程度丶突发事件丶统筹协调。
    在考验中,展现出了不同的优点,一时之间难分轩轾,真是让人难以抉择。
    魏敏的文字能力最强,耿长风最沉稳老成,华少康最有攻坚能力和创新能力。
    无论他们最後能否给梁江涛干秘书,都已经很好地展现了自己,必然会受到重用。
    梁江涛准备看当初布置给他们的大材料。
    文章,是治国之根本,能反映出一个人最全面的思想。
    文如其人,人的文章,就像是一片镜子,反映他的一切,做不了假。
    终於,他们按时交了上来。
    魏敏和耿长风自信满满,毕竟,在省委机关,写大文章这是看家本领,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
    他们的文章,经历过多次省委领导的表扬和批示。
    自信能得到梁书记的认可。
    反倒是华少康,显得很忐忑。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