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418文盖当世雷天师(万字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雷俊:「他具体如何打算,我不得而知,但姑且猜之,从长远看,他可能考虑取代上古符籙派传承。」
    楚昆:「天宫?」
    雷俊:「要说周明哲等人有反明之意,应该不会,但天数更替,江山易鼎,换了新的皇朝,只要理学纲常能继续维持下去,便满足他们最低诉求。
    如果能取代上古符籙派传承,令天上天下皆大同,想来便更好了,届时神佛也当退避三舍。
    当前善智慧尊者等九重天之上的存在,因为或内或外的原因,暂时不履尘世,给了他们争取的时机。
    总要做出些成绩来,有了稳定框架,将来才好招揽感兴趣的买主?
    亦或者,周明哲其人,已经同所谓天宫旧属有过接触也说不定。」
    楚昆看了雷俊的玉清周天法镜一眼:「会是师兄伱先前洞察的那个强大存在麽?」
    雷俊:「当前无法肯定,但我直觉不像,那更可能是大明人间接下来一重变数。」
    他招招手,玉清周天法镜收回自己袖口内,然后冲楚昆说道:「大明这边,静待其变就好,蓬莱当前已趋于稳妥,我接下来准备去大汉人间那边看看,要一起吗?」
    楚昆答道:「我在蓬莱再留些时日,师兄你既然不以本来面目过去,我留在蓬莱,正好为你遮掩一二。」
    雷俊:「也好。」
    他取出当初炼制的浩然玄圭。
    滔滔文华浩然气从中流转而出,使得雷俊一身道家法力,霎时间变作儒家文华才气。
    浩然玄圭配于腰间,雷俊手中再多出一张大弓。
    大弓上有光辉亮起。
    初时如晨曦初现。
    很快光芒就转盛,仿佛旭日东升一般。
    待到后来,日光越来越耀眼,如日当中午,悬于天空。
    就在这炽烈明亮的大日中,一个身影从中走出。
    楚昆望去,乃是一个外貌年龄看上去四十岁许的中年文士,面若冠玉,目若朗星,视线移动间,风流自显。
    其人较之雷俊本人矮了约两寸左右,但仍然长身玉立,颀长挺拔。
    那张大弓,此刻则不见了踪影。
    「师兄,这是东阳山人王旭前辈?」楚昆问道。
    他面前雷俊化身而成的「王旭」颔首:
    「虽是大汉人间琅琊王氏子弟,但按照王氏早年的讲法,东阳山人出身并不好,只是其人才华横溢,成就儒家九重天平天下之境。
    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方才奠定琅琊王氏与其他几大新兴世家并列的地位,最终和大汉原有的四姓六望,一起合称十二名门。」
    随着雷俊修为境界日渐提高,他揣摩东阳别院遗留痕迹和旭日弓比先前容易许多,能得到更多信息。
    再加上这几年从大汉人间收集的消息,他已经大致将东阳山人生平拼凑完整。
    「但既是因为早年经历,也是因为个人志趣,东阳山人同琅琊王氏相当疏远,不仅不住琅琊祖地,连祭祖都很少参加,平日里更好游山玩水,结交友人饮酒作诗为乐,到最后身陨之时,也没有回琅琊的意思,而是自我安葬于别院中。」雷俊言道。
    楚昆想了想:「和咱们大唐先前的太子殿下,有些相似。」
    雷俊神情略微郑重了几分:「有一件事,让我有些在意,这位王居士,算得上英年早逝,而非寿终正寝,但他留下的些许意念神思,看不分明他究竟因为什麽原因而身陨。
    大汉人间那边之前关于他下落也一直成谜,包括琅琊王氏中人在内,皆不知王居士其实已经亡故。
    我不欲惊扰其坟冢,虽有些疑思,晚些时候从其他渠道慢慢验证吧。」
    楚昆:「当中或有不少风险,师兄当留神。」
    雷俊颔首:「王居士返回别院,布置好一切后,甚至还待了少许日子,方才离世,当中虽有隐情,但不显窘迫,他当初的对头应该也很难确认其生死。」
    楚昆:「能令这位王前辈身陨,想来事情小不了,大汉那边传回来的消息,东阳山人昔日有文盖当世之称,传闻中,他跟如今道家的潘海林,还有咱们大唐这边的未来弥勒情形相仿……」
    雷俊:「不错,王居士乃左宜右有之体,相当于我道家的混元仙体之姿,虽然他自己亦从未彪炳,但多半是相当于我道家清静层次悟性的儒家胸怀锦绣之能。」
    潘海林身怀混元仙体根骨,理论上可同时兼修多种道家传承。
    但具体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仍要看其个人其他才能天赋与机缘际遇。
    就目前相关消息,潘海林专心致志修习符籙派传承道法,并未有涉猎其他法门,故而尚不知他能否发挥混元仙体全部潜力。
    当然,作为仙体根骨,混元仙体修行本就便利,最终也造就如今大汉修行界新生代修士中除了汉太子项璟这个特例外,最年轻的九重天高手。
    而如果说潘海林是有可能打破身法不二界限,多法统兼修的话,那麽大唐皇朝的未来弥勒,就是实打实已经兑现了相关潜力。
    只不过,在他之前,大汉人间那边另有人更早达成。
    东阳山人,王旭。
    传闻中,其少时欲习文学礼而不可得,最终从儒家神射一脉起步,先有一番大成就。
    其后本人再习儒家经学,最终双双成就平天下之境,名动大汉四海。
    再之后,其人享逍遥人间之乐,好与友人交流诗文。
    最终连儒家咏诵一脉修行,亦得大成。
    其人同时身兼儒家神射丶经学丶咏诵三脉修行,皆成就九重天平天下之境,故而方有文盖当世之美誉。
    他既像是大日凌空,存在感强到令汉皇都无法忽视,又像是流星一般,快速闪耀,快速消失,留给大汉人间一段令人无尽感叹的传说。
    「不过,师兄,你这趟化身王居士前往大汉,关于琅琊王氏,预备怎麽处置呢?」
    楚昆有些犹豫地问道:「虽然大汉那边也有传言,王居士学有所成后曾返回琅琊,叫琅琊王氏上下都很狼狈,之后也少与王氏子弟打交道。
    但琅琊王氏最终因他存在而彻底起势,借了他的名头,他似乎也默认了,双方并没有彻底撕破脸,所以这几年听说琅琊王氏一直在下力气寻找东阳别院,显然也是寄予希望。」
    雷俊:「既承王居士的名号,我会有所交待,至于王氏族人,不急于一时,晚些时候看看再说,和人打交道,我主要看他们做什麽事,怎麽做事。」
    他披起自己的太清八景宝蓑。
    在浩然玄圭影响下,连这件道家法宝流传出来的气息,这一刻也变作文采风流,仿佛一件儒家之宝。
    而太清八景宝蓑本身,仍能发挥自身应有作用。
    楚昆目送雷俊化身而成的「王旭」身形渐渐消失。
    「王旭」仿佛同天地自然不分彼此,自然而然不为他人所觉察,经由大唐人间和大同,悄然前往大汉人间。
    PS1:一万字,三合一章节
    PS2:之前应该是缺一天更新的,所以今天原意想争取更个四合一的大章,从而把前面的更新补上,但写得太慢,最终只能更个三合一章节出来,确实有些熬不动了,恳请大家多包涵。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